此時是2013年2月27日,對於尋常百姓而言,隻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對於正在埋頭苦讀的廣大高三學生來說這個日期仿佛一記迎頭棒喝,重重敲打在每個人的頭上,因為高考正式進入了一百天倒計時。
當所有中學都吹響戰鬥號角,敲起警鍾,老師同學統一戰線,共同協作,排除萬難的時候,地處n市的英誠中學成為了其中的異類。就如同往常一樣,這天傍晚,伴隨著熟悉的薩克斯名曲”回家“響起,老師們在黑板上布置完作業就宣布放學,同學們摘抄完筆記,整完書包就紛紛走出了校門。
沒有拖堂!更沒有晚自習!
苦大仇深,眉頭緊皺,這一類的形容詞注定是與英誠中學的學生無緣的,走出校門的學生們哪一個臉上不是帶著自信與驕傲,他們確確實實是可以稱為天之驕子的,隻因這裏是英誠中學,是曆屆升學率高達100%的超級中學。在應試教育不斷被抨擊的當下,英誠中學的校長高學成卻奉之為聖經。由其掌門的英誠教育集團,於數年前招兵買馬,以難以想象的天價聘書招募來高中教育界中各學科的明星特級教師,並用“免除三年一切費用,每年獎勵10萬元獎學金”這種讓人無法拒絕的誘人條件,近乎強取豪奪一般,從各方老牌名校挖來尖子生,其無一不是當地中考的佼佼者。英誠中學的大本營則選址n市東湖之畔,身處旅遊度假區腹地,占地520畝,建築麵積達12萬平方米。英誠教育集團的資金雄厚,背景之深堪稱恐怖,而英誠中學的成立猶如一場七級地震動搖了當時的整個中國教育界。三年後,在舉國關注的目光下,英誠中學不負眾望的交出了它的第一份成績單,第一屆共計100名學生,半數以上被世界前三十名校錄取,剩餘學生也皆被國內一線名校錄取,舉國震驚。在這駭人的成績之下,民間議論紛紛,褒貶不一,英誠教育集團風頭一時無兩。
初戰大捷的高學成,則在之後接受的一次中央媒體采訪中大放言辭道:“一開始同行批評我們,說英誠不給其他學校活路;後來所有人又回頭抱怨應試教育,高考這根獨木橋擠殺了太多個性。其實人們都不知道導致中國學生如此辛苦的根源是因為我們的人均資源太過匱乏。教育資源也是其中之一,假設美利堅有10名學生在爭奪,中國就能有100個。因為教育資源匱乏,所以選拔考試必須要足夠難,否則不能篩掉足夠多的人;因為教育資源匱乏,所以學生必須要拚了老命地學習,才有可能把足夠多的人甩在身後。所以不要批評我們的考試製度,哪個國家不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美利堅有 sat 和 act,日本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和各大學的選拔考試,在通過考試分數高低選拔人才這個方麵,我國和世界上其它國家並沒有區別。所以我成立了英誠中學,集中了這匱乏的資源,從而幫助那些更加值得幫助的學生能夠搭乘上英誠的方舟,跨過這場磨難!”中國教育界第一梟雄由此聞名。
盡管世間評論貶大於褒,但模式類似的超級中學卻在全國各地如同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初三的莘莘學子開始為了一個超級中學的名額爭破頭顱,家長們也在暗地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拚了命的把孩子塞進去。縱使山寨者眾多,英誠中學依舊是怪物中的怪物,隻因高學成和他的英誠中學公開聲明:“拒絕受賄,拒絕關係戶,要入我英誠者,隻憑真才實學!”
如今的英誠中學開設高中課程(初中部的建立已在其五年計劃內),每年級8個班,每班25人,合計學生600人,在編教師167人,師生比達到驚人的1:4。人們一提到n市就不得不提到英誠中學,其掌門人高學成儼然成為中學教育界的執牛耳者。
不過,此時的英誠中學正麵臨建校以來最大難題——高三(3)班一個名叫林希的男生,在這一次的模擬考試中得分跌破了一本線。英誠中學對於高考分數有自己的衡量指標——名校線,即高出一本線50分是英誠學生的平均標準。即使有學生馬失前蹄,也都會在這個分數線上下浮動。跌出一本線?這是校史上破天荒的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