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征管配套製度。
稅收管理員製度落實的具體內容就是如何加強稅收征管的問題,所以根據部門工作實際,建立健全相應的征管製度是推行稅收管理員的必然要求。
完善戶籍管理製度。戶籍管理不但要嚴格稅務登記管理製度,全麵掌握所轄納稅人稅務登記的各項登記事項,加強登記環節的管理,還要及時了解和掌握與戶籍管理相關的各類動態情況。即納稅人生產經營及其財務核算情況;各稅種的核定及其有關資格認定、各類征收方式核定、納稅申報和繳款方式的核準情況;申、繳、欠、滯、補稅情況;稅務檢查及其處理、享受減免稅政策及其執行情況;納稅人發票領購情況;納稅戶關、停、並、轉、歇業以及委托稅務代理情況等。要及時歸納、整理和分析戶籍管理的各類信息,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和細化管理。健全戶籍管理檔案,通過信息化實現納稅人戶籍資料的"一戶式"存儲管理。稅收管理員要通過所掌握的戶籍管理信息對管戶進行實地核查,核實登記事項的真實性。要有計劃地對轄區進行巡查,及時發現未辦理稅務登記戶,防止漏征漏管。
規範日常檢查製度。日常檢查是指稅務機關清理漏管戶、核查發票、催報催繳、評估問詢,了解納稅人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等不涉及立案核查與係統審計的日常管理行為,是征管部門的基本工作職能和管理手段之一。在征管過程中,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日常性檢查及處理由基層稅源管理機構負責。據此劃分日常檢查和稅務稽查的界限,並建立日常稅務檢查和稅務稽查的協調機製和移送反饋機製。
改進納稅服務,提高納稅服務。樹立管理與服務並重的理念,依法管稅,優化服務,不斷提高個人征管技能。要用平等心對待納稅人,用公正心辦理事務,正確看待納稅人出現的涉稅問題,屏棄偏見,不居高淩下,加強與納稅戶有關人員及其內部機構間的溝通交流。
完善綜合治稅,建設協護稅機製。切實加強綜合治稅體係各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溝通聯係。對小規模納稅人和零散稅源,要依法規範征管程序、加大控管力度和有效實施社會綜合治稅。
合理配備稅收管理員,建設保障機製,綜合考慮稅源和人員等因素,使稅收管理員數量與轄區納稅戶多少、稅源分布特點、管轄區域大小相匹配。要適當壓縮機關人員,充實到管理一線。建立執法保障體係,完善分行業的征管措施;統籌稅收管理員下戶管理,履行必要的審查手續,減少對納稅人生產經營的不當幹擾;修改和完善稅收執法責任製,強化過錯追究;發揮行政執法監察的監督製約作用,逐步建立行政監督機製。
總之,基層稅務部門應盡快按照執法責任製的規定,確定執法崗位,明確執法責任 ,定期對稅收管理員規範執法情況進行檢查、評議、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對稅收管理員實施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做到稅收管理員製度與崗位責任製、執法責任製的有機結合,有力地保證稅收管理員履行“管戶”、“管事”職責的效率,大幅度提升稅源監控的質量,不斷促進稅收征管的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