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真是一群烏合之眾,被我一嗓子就給嚇跑了。”看著鳥作獸散般四散奔逃的黃巾,楊啟一陣得意。
“行了,別得意了,趕緊安置安置這些難民,不然一會黃巾發現不對回來我們就走不了了。”孫飛燕拍了拍得意不已的楊啟說道。
“恩?”孫飛燕看到黃巾頭目手中短劍一愣,拿起來皺著眉頭仔細觀看。
隻見這把劍大概有60厘米長,寬5厘米左右,熟鐵打製,呈十字形,顯得厚重無比。
“怎麼了飛燕姐姐,這劍有什麼不對嗎?”楊啟見孫飛燕看著那把短劍皺眉不已,小心的問道。
“啊!沒什麼,隻是看這短劍樣式不錯,我很喜歡。”孫飛燕臉色一變,急忙說道。
楊啟拿過孫飛燕手中的斷劍翻來覆去的上下打量。
“也沒什麼他別的啊,這麼短,而且這麼笨重,喜歡就當戰利品哪去唄。”楊啟拿著短劍不屑道。
“恩?”旁邊沮授看著短劍一陣疑惑,突然眼中閃過一絲異光,沒有說話。
“好了飛燕姐姐,喜歡就拿上,等有時間了仔細看,咱們還是快去找朱儁將軍的大軍吧。”楊啟望著南皮縣城方向,擔心的說道。
“楊曲長,我剛向難民詢問了,中郎將朱儁的大軍就駐紮在向南20裏的任丘縣一帶。”沮授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對楊啟說道。
“好,我們出發。”楊啟答應一聲,一行人馬浩浩蕩蕩向任丘進發。
一路上遇到幾波押解難民的黃巾也都被楊啟率眾殺散,難民們在楊啟的指導下都向冀州治所鄴城避難。這韓馥雖然膽小懦弱,但是對百姓還是不錯,經常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所以楊啟聽從沮授的意見,讓難民全部投奔鄴城韓馥。
楊啟還接受沮授的建議,將一些精壯的難民編入軍隊,一路下來,楊啟手下官軍增長到1000餘人,也算是小有規模了。
“公與先生真是大才,有這一千人馬,我心裏底氣足多了就。”楊啟看著浩浩蕩蕩的1000多人,興奮的說道。
“楊曲長,這些將來可都是你的班底,常言道,名正則言順。咱們給他取個名字吧。”沮授看著興奮的手舞足蹈的楊啟,開口說道。
一路上,沮授一直在默默仔細觀察楊啟。原來這沮授自小研習天象,得知天下將亂,想找一名主投靠,一來,自己可以得一棲息治所,二來也可以在即將發生的亂世中,幹一番大事業。如果楊啟胸無大誌,隻是以飛揚跋扈的輕狂少年,那自己想辦法報了救命之恩就另投明主。
經過這一路的觀察,沮授發現楊啟雖然年紀不大,但嫉惡如仇,心思縝密,對待寒門出身的自己也沒有偏見,當下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幫楊啟幹出一份事業,也不枉來人世一遭。
楊啟回頭看了看沮授,又扭頭看了看一旁的孫飛燕,低頭思襯了一會開口說道:“師傅羅祥給我留下的這把槍叫‘淩燕破雲槍’,我看就叫‘淩燕破雲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