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城市的特殊群體,又稱為進城務工人員,是兼具農民與工人身份的勞動者,其基本特征是持農村戶口,但在城市、鄉鎮企業工作。農民工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為城市繁榮、農村發展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目前,在我市務工的農民工主要來自寧夏、陝西和本省,分布在建築、煤礦、有色、冶金、石油、餐飲等行業。農民工大多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年齡結構偏小。農民工年齡最小的十七八歲,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已婚多於未婚,男性多於女性。二是文化層次普遍偏低。農民工的文化程度大多為初中水平,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非常小。三是農民工從事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建築、礦山等高危、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四是工資水平普遍偏低。農民工的工作時間明顯高出正常水平,每月平均工作在28個工作日左右,且工資又很低微。農民工由於身份待遇的差別、社會福利的差別,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群體。
據統計,現階段我國農民工總數在1.5億左右,80%的農民家庭有人在外麵打工,如果農民工老年生活沒有保障,勢必影響絕大多數農村家庭的生活,影響農村的穩定。社會保障工作的立足點,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保障的社會統籌、互助共濟。農民工社會保障製度的建設已刻不容緩,做好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工作,維護廣大農民工的利益,是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