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在大山深處,一座村落中約有四五十戶人家,民風淳樸,世代皆以打獵捕魚為生。
兩日前自從一道白光自天而降於村裏的穀場中,不知何時,一名身著白衣肩負長劍的男子便盤坐在那兒,無論白天晝夜,滴水不進,雙目不睜,隻是偶爾眉間緊皺,似在做思想掙紮。
起初村中的人敬而遠之,誰也不敢靠近,隻是一日過去了,並沒有什麼異常,人們才敢漸漸靠近,遠處觀望,直至今日,幾名十許歲的孩童手捧著一塊烙餅到那白衣男子麵前,眼神清澈無邪,童真的聲音輕聲問道:“你是天上來的神仙嗎?吃點東西吧。”
白衣男子聽聞聲歎了口氣,掙了眼,望著眼前的幾位“好心人”,眼神透漏著不解,問道:“仙?何為仙?”
孩童最是單純,一聽到所問問題是他們之前聽聞的,紛紛爭先恐後的答道:“修心哥哥有跟我們說過,仙,即是人山,人入深山,故而求靜,對塵世不聞不問,專心致誌,塵世間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是為仙。”
白衣男子聽完眼神閃過幾絲複雜神色,若有所悟,自從百年前自身修為遭遇瓶頸,自此無時無刻不想著突破,但卻一直停滯不前,是否因為“不靜”而導致欲速則不達呢?
又一名孩童搶答道:“不對不對,修心哥哥說的神仙那是這樣的啊,那樣子那叫仙人啊,得叫閑人才是,整天躲在深山老林裏無所事事,即使長生不老又有什麼意思呢?我聽修心哥哥平時所講的仙都是法力高深,能夠仗劍天涯降妖伏魔,幫助凡人的才是仙。
白衣男子聽完後輕輕的搖了搖頭。
另一名孩童弱弱的說道:“怎麼修心哥哥跟我說的不一樣,他說神仙,是自由,無拘無束,來去如風,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人能夠阻擋,挑戰一切未知事物,才是神仙。”
白衣男子一怔,好像明白了什麼,突然哈哈大笑,阻止了另一個孩童想要繼續說下去的另一種“仙”,問道:“你們說的‘修心’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一件事物在一千個人眼中有五百種看法,另外五百個人是沒主見的,所以答案顯然是不同的。
“修心哥哥他是一個智者。”
“故事家。”
“我父親說他是一個小滑頭。”
白衣男子不禁啞然失笑,顯然覺得自己是問道於盲了,這群小孩子又懂個什麼?白衣男子用了最現實的方法,手掌淩空一揮,將數個金元寶遞給了幾個孩童,輕聲道:“帶我去見見他吧。”
.....
離村落將近一裏處,有一個小山坡,一顆參天大桑樹聳立在山坡旁,枝葉繁茂的大桑樹將小山坡遮得七七八八,山坡上有一少年,背上背著一個裝滿碎石的籮筐,手中持著一支桑木枝似當做劍比劃,招式雜亂無章,時快時慢,待到累得趴在地上,那少年也不願把背上的石筐卸下來。
“好資質,可惜晚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