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膽地漂幸福地長(1 / 3)

獨家策劃

作者:高子陽

最讓我難過、弄不懂的是,他們都會說普通話,為什麼明知我聽不懂,卻不顧俺的感受自由轉換?今天,每每遇到這種場合,我就傻傻地站在那兒麵帶笑容,佯裝聽著,決不在意人家說東說西。

我的老家在蘇北,那是我永遠愛著的地方,是需要我一生來感恩的地方,因為那塊生我養我的大地,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我多年的同事好友,有我一生回味無窮的故事。2003年春天,我離開故土。

為何要離開?為何不在故鄉堅守?

1989年,中師畢業的我到了非常偏遠的鄉鎮教書。那時每周上課六天,每周回家一次。來回騎車就要七八個小時。三年後,回城了。緊接著就是租房子、搬家,折騰了好多次。在得到了單位分房、買了房改房之前的那些歲月可謂居無定所,結婚時的幾件家具就是在搬家搬家再搬家中散了架。有了房子,心情好多了,那顆心總算定了下來。安定的時間沒兩年,女兒要讀初中,當地最好的初中,要高收費了,雖然我們的居住地在學區內。雖然法律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這種高收費。公辦的初中被收費了,看到這種沒有任何合理理由的收費,真感厭煩!而那費用對於一個中師畢業還在不斷自費折騰著大專、本科學曆的我來說,對於月工資隻有六七百元的我來說,對於全家隻有一人工作、僅靠教書沒有其他賺錢本領的我來說,對於東借西借才買了房子的我來說,太多了!我隻是一個普通老師,我沒有能力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收費,而我的孩子也不可能停下來等待它變得合理。

我一直喜歡“素質教育”這個詞。女兒讀小學,我用素質教育的思維引領著她,作為父親,我首先從分數中跳了出來,我不關注女兒的分數,我關注她成長中的自信,我關注她對讀書、寫作的喜愛,關注她把漢字寫好,關注她與家人平等的交流……在數學奧賽熱的那段歲月。她被老師要求參加,我隻是讓她參加培訓玩一玩,決不參加任何比賽。女兒要讀初中了,但那收費的初中學生讀書太累了,每月的休息日屬於孩子的隻有兩天,寒假、暑假總有一半的時間被學校統一補習,晚自習都要上到很晚很晚,還要做無數的練習冊、試卷,非常可怕……為了女兒我能湊起那幾千元,然而讓我花錢買應試,我不情願。

我從工作之初就喜歡讀教育理論,喜歡搞點教育研究,喜歡把思考的東西變成文字發表。在教師進修學校工作的那十多年,注定是我難忘的歲月。這是一所沒有應試教育、最利於教師發展、成長空間非常大的學校。這所學校有多年無私支持我的領導、同事;這所學校,讓我這個從未對語文有過喜愛的老師愛上了小學語文;這所學校,讓我懂得了如何通過教育科研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這所學校給了我充足的時空,使我得以發表了200多篇文章、主持一個課題並完成了12本書的編寫與出版、獲得省教師教育科研獎。但,一紙文件讓教師進修學校與黨校合並了,在此不去評論政府早已經成了事實的決策,但合並之後,培訓任務驟減,這讓沒有其他特長的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放棄對教育的熱愛選擇小官小職。從此過著悠閑的生活,還是繼續行走於自己的理想教育之路?我選擇了後者,主動向教育局領導請求從教師進修學校調至學校,但沒有結果。

為了孩子能讀個好學校,為了孩子真正的素養,為了我對教育的熱愛,我考慮數月,大膽地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