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帶著使命的重生(1 / 2)

天邊泛著魚肚白,太陽才露出小半部分,朦朧的日光懶洋洋的撒在大地上。

“那邊的炸藥快安裝,還有群眾演員的妝快化好!”

“趕緊的,這邊趕快挖好戰壕!”

“那邊那個,那個誰來著?管你是誰,趕快給我把臨時作戰指揮部搭好,多的是人等著你走人呢!”

葉明手機攥著一疊厚厚的紙,上麵赫然的幾個大字——《抗日傳奇》,還帶著編劇的名字在封麵上。

葉明站在整個劇組中間,一會指揮一下燈光,一會催促化妝師,指揮著幾百人,頗有種指點江山的氣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簡易戰場便搭了出來,幾條深深地溝壑,上麵堆著一排的沙包,別看這麼簡陋,群眾演員來回就三四十人,可是到時候拍出來的效果卻是幾千人的感覺,隻要一些畫麵來回放,便能出現人總殺不光的景象,實際上,演島國鬼子的人就一二十個,不是不知道觀眾很聰明,可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啊。

葉明不是不想拍好片,可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也想拍出有靈魂深度的好片,想要一拍幾千人的大場麵,想要演員都是影帝影後,就是沒錢,沒人脈,最重要的是沒名氣。

當導演也是需要名氣的,沒名氣,博大精深的成語中都有慕名而來這個詞,可想而知名氣的重要性,如果是葉明現在的名聲,等到死也沒人投資他拍片啊,如果是馮小綱,張藝某那樣的大導演,單單是一個電影名字,劇本都還沒有,就有大把的人搶著投資,做導演做到這份上,隨便挑投資商,隨便挑演員,這輩子也算沒白活啊。

其實葉明混的還算可以了,能夠四十多歲的時候當上總導演,雖然是娛樂圈中最沒有前途,最讓人看不起的抗日片導演,也還算不錯了。

想想每年全國學導演的學生畢業有多少,而真正當上導演的又有多少,導演的競爭可比演員激烈多了。

隻是心中還是有點不甘,想到當初畢業時同學們的的豪言壯語:“我要當大導演,我要得遍全世界的大獎!”而二十多年過去了,估計全班四十個人還在這一行業寥寥無幾了吧,不過聽說他那一屆有個人拍個都市虐戀居然得了國外的大獎,羨煞了學校貼吧的畢業生,甚至學校官網還貼著那位同學的照片,放到最大,當成了學校榜樣。

但也有些同學當導演當不成,轉而去做演員了,那名氣比葉明高多了。

哪像葉明,拍抗日片,贏來的全是罵名,他的微博下麵每天大把的人罵他是導演中敗類,拍的什麼爛片,還好意思播出。

隻是誰不想做好導演,隻怪這現實太無奈,得了懶得在這裏悲春傷秋了,還是先拍完手上的《抗日傳奇》吧,投資1500萬,居然還想兩個半月拍完,隻為趕上暑假這個好檔期。

投資上是爸爸啊,他也不想想,這麼短時間內拍出來的質量能有多高,就算放在暑假檔播放,又有幾個會看,能對收視率有多大的提高,這個投資人也真是空有大錢,不懂市場啊。

葉明歎了口氣,這悲慘的生活還得繼續下去,他低頭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臉上的表情一下子急切起來了,他拿起喇叭,大聲喊道:“大家夥給我加把勁,這部劇還要在暑假播出的,到時候拍完了,我給大家發紅包!”

聽到有紅包,大家夥的力氣更足了,幹的熱火朝天的。

葉明高興的點了點頭,以這個速度幹下去,肯定能在規定時間內拍完這部40集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