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乙王朝二百八十一年六月初三,其製下五州之一的金州天現異象,有重石從天而落,砸毀晉乙王朝十三世祖仇重之陵墓。舉國震驚,皆言國中必有大禍,更有甚者預言國之將亡。
是夜,國主仇辛急召國師李淳入宮覲見。中州龍殿夜靜靜,雖已午夜仍燈白如晝。一個長相威嚴的中年人在王座前來回踱步,似是焦急的等待著什麼。此人正是仇辛,當朝國主,晉乙王朝十七世皇帝。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國師李淳仍未現身。
“李國師覲見。”宮人的高聲答報讓仇辛如釋重負,喜上心頭。
“快宣快宣。”仇辛忙端坐於王座,整衣頓冠。隻見殿上走來一個老者,雙眼炯炯如電,須發皆白,仙風道骨,拄鶴杖,著白袍,步履沉緩。不緊不慢來到殿下,躬身施禮,“陛下萬歲,臣李淳願吾皇乾安。”
“國師免禮,此番深夜擾清休,孤深感不安。但今國有疑難,不得不急召,望老體朕不便,解朕之意。”“陛下言重,老朽今年一百一十三,已曆三朝。當為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陛下所問可是十三世祖陵被天石所毀之事。”
“國老果然深明朕意,還望您指點一二。”
“陛下可知我師祖袁幹道長於十三祖在朝時所留四句預言。”
“豈有不知,此乃我仇氏與貴道門不宣之秘。”“天下有三州,百年無一統。國中一隻口,代晉製朝綱。”李淳不慌不忙的念出這四句,仇辛卻是驚得一身冷汗了。
“國老,難道這是要應驗了?”仇辛忙問道。
“昔日,陛下遠祖代衛甲朝建製,而今已曆十七世。老臣鬥膽直言,國勢已微。此既是定數也是天報,我朝在十三世祖臨製時便有變亂征兆,奈何吾師祖袁幹道長舍百年道行,逆天而為。而今臣唯有效法師祖,天報業報全與吾一人。願輔陛下保的祖宗基業,再延三世。”
“國老之心,朕感激涕零。”仇辛握住李淳的手,愴然涕下。
“陛下,為今之計,老朽行術道,陛下行王道。事成之日,亦是老朽歸天之時。陛下,你我所行之事必然觸怒周天,引得天怨,致以百姓塗炭。”
“國老,若無我仇氏數百年之功,天下何以至此般繁華。是吾家有恩於黎民,何況君為父民為子,子代父受過,天道也。”
“罷了罷了,為大業何妨小過。陛下可先行王道,天道之事,老朽動身而為。。。。。。”
翌日,天子仇辛發令命世襲忠國公吳有甲來宮覲見。
金州首府昆安忠國公府內,吳有甲接旨後茫然無措。周吳鄭趙乃天下當世四大世家,自開國以來便因擁立有功所獲恩寵非凡,二百多年來長盛不衰,四大家主更是位極人臣。四大家主各封在隆州,朱州,金州和玄州,吳有甲便是金州吳家家主。當朝天子鮮有單獨召見某一家主的先例,這不由得讓吳有甲摸不著腦袋。奈何君有命,隻得交代家人幾句後獨身入宮。
這邊吳有甲剛進宮,那廂便有重兵悄悄地湧上埋伏在忠國公府的周圍,隻等一聲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