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春景在簾子外麵稟報了一聲:“太太!”
先前元靜亭不知道從哪裏得的消息,竟是飛快地趕了過來看望元靜姝。瞧著元靜亭還是臉色青白不大好的樣子,大太太怕染了病氣,略寒暄了幾句,就指了春景帶了人過去,算是代她接待了。
這會兒見春景過來似乎是有事稟報,大太太忙點了點頭:“進來說話。”
春景急步走了進來,瞧見座上還有客在,走近大太太壓低了聲音稟報了:“元家舅爺那邊……說是如今給他看病的神醫也是這樣說的,要去鄉下療養才行……”
給元靜亭看病的神醫怎麼說的,大太太可不管,不過這去鄉下療養的話,卻一下子狠狠觸動了她的心。
之前她還真想借這機會把元靜姝送到鄉下去,越遠越好,撐過了濤兒秋試這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想辦法壓服這元氏;隻是現在得顧忌著童家……
沈文方坐在一邊,並沒有聽清春景嘀嘀咕咕跟大太太稟報了些什麼,隻剛好聽到了她說得有些大聲的“要去鄉下療養才行”那句話。
瞧著大太太一臉凝重,沈文方忖測是府上的什麼人病了,想了想有些弱弱地開了口:“太太別嫌我多事,剛才聽得一句‘要去鄉下療養’,我瞧著太太有些為難,就厚著臉皮在這裏多一句嘴,太太可是嫌鄉下離城裏太遠?”
大太太遲疑了片刻,輕點了下頭。
沈文方一鼓作氣地說了下去:“不是我自誇,實際上太太的青桃莊確實就很合適,青山好水又有成片桃林,而且今年我才請人修了一條岔道接上了官府修的那條驛道,就是來回城裏也便利——馬車稍微趕快些,有一個時辰也足夠了。”
原來沈文方還修了這麼一條岔道?大太太心裏不由一喜。
原來去青桃莊的路崎嶇不平,雖然修過兩回,每次雨季過後又會照舊坑坑窪窪的,去一趟莊子簡直能把人腸子都吐出來;要是重新修了路……
焦嬤嬤立即會意地問了出來:“方二爺,您是打哪兒修出的那條新路?”
“就是翠屏山那裏。原本都以為有那麼座山擋著,要繞老遠的路才能進得了城,說來也是湊巧,去年天上一個大雷劈了下來,在東南角炸出了老大一條峽溝縫隙,秋季雨汛的時候,又衝垮了一大片泥石,倒是剛好填平了那條峽溝。
今春我使人探了探,夯實了地麵,兩頭一修整,正好從莊上接到了驛道上;以後運香桃出來也不怕顛簸損了果子了……”
沈文方當時修整那條路,是為了運果子出來,沒想到無心插柳,這會倒說動了大太太的心。
這麼一算,青桃莊不遠,又是元氏娘家舅兄自己提出讓她去鄉下療養的,索性就讓元氏在那裏住到濤兒秋試過後再說;就是童太守府這邊,也完全能夠說得過去!
這麼一想,大太太頓時笑開了顏:“文方侄兒這主意好,可真是解了我的大難了!還請你趕緊回去收拾間獨院出來,要大點兒的,我府裏正好有人要過去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