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之路 第二章:少爺出門豪遊去(1 / 1)

花意致斜著小鳥頭,大步並小步,雙手拴在袖管裏,撇在身後,像個白發的公公(太監,不是老爺爺)。得意勁兒令人惡心。前麵有兩個家丁引路,腿快的家丁一溜煙就沒了(跑去賬房拿銀子去了)。

花意致感歎道:丫的,真夠土豪,這老家夥把家弄的像個皇宮似的。亭台軒榭,雕欄玉砌,塑有各代名家書法的大理石桌並著三個石凳在四合院內。

旁邊是二個合抱粗的水清翠柳樹。樹枝粗壯各處掛著汝窯花囊,裏麵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旁邊的牆麵上用紫土(東海珊瑚的粉末)和假綠苔(由珍貴的紅檜樹的隔代樹葉製成)雕刻著戴進的山水畫《春山積翠圖》。

花意致搖了搖頭,眯了眯眼。嘰裏咕嚕道:瑪德,不看了,跟5a級景區似的,再看就看到明年了。

花意致仰著比鴨脖子還長的脖子(那是肯定的)看著天。隨著前麵帶路的家丁,出了門。

大門前一個標準的明朝八抬大轎伺候著。花意致像個挖地鼠狗刨似的彎著腰跑進轎子,差點絆了個狗吃屎。他的“長筒襪”並著他的靴子也差點飛了出去。(古代人鞋子“襪子”很鬆的)

哈哈,八個人抬得轎子真tmd穩,係裏的王教授這個死老頭還說明朝轎子很顛簸,還發出“吱吱”的聲音。要是帶了攝像機肯定把他氣得口中的血噴飛眼鏡兒。花意致感歎道。

漸漸的轎子進入了鬧市區。“賣糖葫蘆哦!又大又甜的糖葫蘆…”大街上買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連成一片;酒樓裏,小二端著酒菜飛快地穿梭著,還不時傳來猜拳聲,談笑聲,杯盞碰撞聲……。京城景象的繁榮不亞於昔日北宋的汴京。

引用一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裏的描寫:“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幹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秀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禦路,金翠耀目,羅琦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

“等一下”花意致敲了敲轎子的轎輿,示意轎夫停下。花少爺的表情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