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錦陽城西30裏外溪寧村的村東頭荷花塘邊的一棵百年古柳下,一個少年正兩手捧著一本唐伯虎詩集,背倚古樹在那裏搖頭晃腦的吟誦,還不時地發出:“唉---唉”的歎氣聲。少年名天落,今年十六歲了,長得眉清目秀,明眸皓齒,皮膚呈健康的小麥膚色。
天落姓李,是村裏李明隕員外家的二公子,這孩子打小就喜歡讀書,但有個怪癖——一讀四書五經就頭疼惡心吐得稀裏嘩啦,一塌糊塗。這樣李員外一家哭笑不得,也就不指望他能考取個什麼功名,光宗耀祖了。但是這孩子一看各種詩賦詞集,山川地理,鬼怪雜談就好像**之人看到了水,恨不得一頭栽進書本裏。平日跟父母進城趕集,隻要一看到有這類的的書籍就非得纏著父母買不可。這也成了村裏人的談資,說這孩子完了,不讀四書五經考取不了功名,讀啥子書吆,以後說不定得餓死。李員外夫婦也是一籌莫展,但卻也沒任何辦法,老兩口一商量各安天命吧,不管了。
李員外有一老友名清心散人,是錦陽城東子虛道觀的觀主,是一位隱世高人,以前長和李員外一起下棋喝茶,但20年前和其道友一起雲遊天下去了,至今未曾謀麵。
這一日李夫人攜天落去了錦陽城,李員外獨自一人正在家的太師椅上坐著,手裏端著一杯濃茶,想起天落心中鬱悶,眉頭緊鎖。忽然門外傳來下人李三的呼喊聲“員外,員外,清心道長來訪了!”。李員外咋一錯愕,隨後狂喜,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狂奔而出,出的大門凝睛一看,一個鶴發童顏,精神矍鑠的老道士正一臉笑意的的看著他。不是清心道人又是誰!
“李公近來安好?”
“好!好!哈哈哈哈!,老友來訪,不亦說乎!快到院裏坐下,今天我們促膝長談,擺上棋盤不睡不眠!”說完拉起清心的手就往院子裏走,並吩咐李三準備好淡茶素酒,又安排丫鬟把李氏找來與道長見麵。
二人院中石凳落座,少頃淡茶素酒擺上,兩人開始了暢談。
“道長此去,有何收獲?”
“唉!以前偏居一隅,孤陋寡聞,還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是得道之人,和張道友出去雲遊一番才知道,自己乃井底之蛙呀!”
“員外近況如何?”
“還好還好沒啥不開心之事,嗬嗬”
正說話間,隻聽得大門吱呀一聲響,一婦人輕邁蓮步走了進來,後麵還跟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是李夫人和天落回來了。
“夫人天落快過來見過清心道長”
李夫人向前幾步,福了下身子道“見過道長”
“夫人多禮了,客氣客氣”
天落卻顯得很羞澀,紅著臉不敢向前,李員外看到氣不打一處來,臉一沉怒道“什麼孩子,一點禮貌沒有,見到道長還不快過來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