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課外閱讀中詞彙記憶的策略(1 / 3)

第七章 課外閱讀中詞彙記憶的策略

外語的學習和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久的,持續的,反複學習的過程。學好外語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也不是僅僅依靠課堂時間的有限學習,而是要課外大量接觸語言材料,閱讀各種文體的語言材料,在語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要使你的詞彙量每天都增加。抱著好奇的態度探索詞彙,就會慢慢養成凡事都好奇的思維。擴大詞彙量並不是說你的詞彙量比別人大,而是你在探求怎樣更好的理解生活,怎樣使你和別人的交流更通暢、更容易。

課外閱讀要有計劃,不能放任自流。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製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有長遠計劃和短期計劃。比如一年讀哪些書,一學期完成多少萬字的閱讀任務。為了有效的執行計劃,還要製定短期計劃,比如一星期、二星期、一個月的閱讀任務,及時檢查,以便隨時修正計劃。

剛開始要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比較容易的材料來閱讀,閱讀中要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至少理解讀物的70%--80%。這樣既可以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又能培養了自信性。有了好的開始,逐步的,腳踏實地的堅持下去,語言水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閱讀讀物時,他們的視覺感知過程不是逐個字母,逐個音節,逐個單詞按行平衡移動的過程,而是按詞組意群作簡短停留的跳躍式閱讀並理解整個詞組和句子的意義過程,這正如Ellis(2001),Redman(1991)所認為,本族語者大腦長期記憶中存儲的不是一個一個的單詞,而是一塊一塊的語快(chunks),使用的時候不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組織起來,而是將整個語塊抽取出來表達相關的意思。這就是說,語言的記憶,存儲和輸出並不是以單個的詞為單位,所以閱讀中要有意識的記憶語快或者多詞項(multi-word items)。多詞項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排列構成的詞項,它的意義不能從單個詞的字麵解釋,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意義。多詞項包括合成詞,動詞短語,習語,固定短語和預製語快(prefabricated chunks)。研究表明,短時記憶中的基本單位是語塊,而且短時記憶的記憶廣度是±7,信息超過這個廣度就難以記憶,所以在學習詞彙中,應減少信息的廣度,通過語快記憶可以把記憶的項目數減少到最低或者縮減到短時記憶的容量極限之內,以減輕短時儲存中單詞信息的喪失與遺忘,獲取高效率的記憶效果。

第一節 加強第一次感知

根據心理語言學的理論,掌握詞彙記憶的心理特點和規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生動直觀的形象化學習

感知是認知過程的起點,也是認識的基礎,沒有清晰、正確的感知詞彙,就難以掌握詞彙的本質屬性。開始感知模糊或錯誤,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獲得正確的辨認和再現,即使返工再記,也是事與願違,效果不理想。所以,一開始就要認真仔細地學習詞的拚寫和發音,想象詞的拚寫形式和發音,使詞在學習者的第一感知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充分利用視覺形象感知單詞look,它的詞義如用兩隻眼睛oo看;monkey猴子帶有尾巴y;在詞的辨認中,單詞的第一個字母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這個特點用彩色筆在第一個字母下劃線或畫出整個單詞的輪廓來,如: elephant .

二.將感知的詞彙從背景中分化出來

感知新的詞彙,要與背景相區別,差異性越大,詞彙越易被清晰的感知。用彩色筆劃出新的單詞的前綴、後綴、不發音的字母、相同發音字母組合、音節重音變化的位置等等,有助於突出要點,加深感知的印象。

第二節 及時複習

所學詞彙被遺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對詞和詞的各側麵知識的遺忘又更多於語音和語法知識的遺忘。有的學者(Schmitt,2000) 認為,由於詞是彼此之間不連貫的信息單位,不是由一係列規則組成的,所以比較容易遺忘。研究表明,遺忘規律對於任何語言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沒有差異。也就是說,就遺忘規律而言,語言水平高和語言水平低的學生是一樣的。詞彙遺忘的原因是初次感知的詞彙沒能獲得及時地複習強化,學習和擴大了的新詞彙又影響幹擾了已學過的詞彙的記憶的結果。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的遺忘規律,先快後慢,現多後少,到了一定的時間幾乎不再遺忘。下麵是這個遺忘規律的遺忘曲線圖:

圖 7.1

艾賓浩斯還指出恢複記憶的時間應在學習結束後5—10分鍾進行,然後24小時後,一周後,一個月後,六個月後再複習。實驗證明:第2—8天是無複習遺忘的高速期,學習後八天內是保持或遺忘的關鍵期,有複習能保持95%以上,無複習會遺忘40%—70%。

第三節 新舊知識的聯想

詞彙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將短時記憶中儲存的新信息轉移到長時記憶中固定下來,這樣做的一個方法是將長時記憶中的詞彙知識與新學的詞彙知識聯係起來,產生新的聯想,進行新的歸類。這樣一來,新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便連成一體,不易被遺忘。

一. 相關詞彙

將生詞和已學過的英語詞聯係起來,因為它們之間包括了上下義關係,同義關係,反義關係,整體和部分關係等。利用這種關係構成語義圖,有助於詞彙的學習和鞏固。有些詞尤其是分級形容詞之間有一種分級關係,可根據它們之間的分級關係排列,以便記憶。例如:huge→big→medium-sized→small→tiny。

二. 圖片→想象→詞串

利用圖片而不是解釋來學習生詞。把英語詞和實物圖片放在一起學習,要比英語詞和母語對應詞一起學習的效果好。學習生詞時把個人的有趣的經曆和詞聯係起來,產生聯想,記憶就深刻。例如:學snow 時,聯想自己小的時候和夥伴們在一起打雪仗時的情景,於是腦子裏就產生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下雪了(snowfall),到處一片雪白(snow-white),大家聚在一起堆雪人(snow-man),扔雪球(snow-ball),穿雪鞋(snow-shoe),玩得快樂極了(enjoy oneself)。

三. 用場所記憶法記憶不相關的詞

在場所記憶法(Loci Method)中,人們把記憶的詞,形成視覺形象,並置於想象圖景中的一個位置上,當回憶起整個圖景,這些詞的恢複也就很容易了。例如:一組家具的詞,可在想象中把床放在臥室裏,床邊是床頭櫃 ,左邊是衣櫥,客廳正中間是沙發,沙發前是茶幾等等。要回憶這些家具詞就沿著它們擺放的位置去尋找。這種記憶法比機械背單詞效果要好,而且保持時間長。

四.按詞的音,義,串聯單詞

按詞義或詞的用法或發音規律串聯單詞,使新舊詞彙建立牢固的聯係。例如:從mile, file, pile 引出新單詞tile ,對sit, hit, bit, pit一組詞的發音進行對比操練。

五.組詞聯句

通過聯想把新詞重新排列組合,連成句子記憶。比如剛學了一組詞:paste, plod, several, together;把 paste和 together組合在一起,把 plod 和several組合在一起,然後生成一個新的句子。 She pasted carefully pieces of paper together. We plodded home through the rain for several hours.

第四節 歸類

一. 按形態歸類

人們通常通過詞的形式來記憶詞彙,因此為提高儲存效果應更多地集中在形式方麵的聯係,借形式的聯想來記憶詞彙形式本身,了解詞的形態上的特點,把詞綴相同的詞放在一起學習,有助於對詞的解碼。 例如:telegram, telegraph, telephone, telephoto, telescope, television, teleprompter,首先要了解tele- 表示(1)“遠距離”;(2)表示“電視”那麼這一組詞的辨認和記憶就毫不費力了。再如了解了形容詞後綴-ish表示“有什麼特征的”那麼這組詞childish , bookish, womanish 就再不是生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