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融學會(1 / 2)

甘肅省金融學會

2008年,甘肅省金融學會加強金融理論研究,加大學術交流力度,加快培養高素質金融研究人才,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和專題調研報告,《甘肅金融》、《甘肅金融年鑒》的辦刊質量和編輯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會加強規範化建設,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優秀學會工作獎”,《甘肅金融年鑒》在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中再次榮獲特等獎,《甘肅金融誌》第二輪修誌工作按計劃進度展開,學會各項工作有了新的發展。

一、深入開展課題攻關和調查研究工作

為了推動全省金融係統學術研究活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促進金融理論和金融實踐的不斷創新。2008年學會秘書處印發了《甘肅省金融學會重點調研課題指南》,組織各會員單位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選擇對經濟金融工作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課題命題,由一把手或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抽調有較強研究能力的同誌組成課題組進行研究。學會審核確定了22項調研課題,下達有關會員單位進行攻關,並加強課題管理,把握課題進度、督促課題結項、做好成果轉化。其中,楊明基會長主持的《通貨膨脹與農業生產及農民消費關係研究》,陶君道常務副會長主持的《農村信用社貸款抵押品問題研究》,分別被人民銀行總行和西安分行確定為重點課題項目;藺秦生副會長主持的《關於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傅誌輝副會長主持的《農行甘肅分行內部控製建設評價與對策》等10多項課題,由學會秘書處推薦發表在《甘肅金融》等省級刊物上,有力地推動了全省金融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同時,學會還加強和鞏固了與高校、政府綜合經濟部門和各學會之間的聯係與合作。對基礎理論性強的課題、涉及麵廣的重點課題,采取聯合攻關的方式進行研究。

二、辦好《甘肅金融》會刊,擴大對社會的影響力

2008年,學會進一步加強了《甘肅金融》園地建設。一是堅持和完善“三編、三審、兩排、六校”製度,確保雜誌具有較高的質量。二是進一步改進雜誌的設計風格,繼續堅持以金融界高層領導、知名學者專家作為封麵主體,使《甘肅金融》在眾多的同類刊物中脫穎而出。甘肅省常務副省長馮健身,著名經濟學家王自力、吳念魯、巴曙鬆、何帆、範鵬、崔新生等紛紛為雜誌撰寫稿件。三是在欄目設置上,進一步完善了“封麵文章”、“政策解讀”、“熱點評說”、“案例分析”、“金融新產品”、“聲音、數字”和“銀苑”等欄目,突出政策指導性和業務操作性。四是在文章的選編上,注重內容的豐富多彩與可讀性,突出稿件的地域特色和金融特色,努力做到經濟與金融相結合,理論性、政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五是繼續加強雜誌的時效性和社會影響力。在本年度第5、第6期分8個版麵,采用圖片報道的形式,全景式地反映了甘肅省金融機構眾誌成城、抗震救災的情況和甘肅金融界麵對災難時的愛心、決心、信心,獲得了廣泛好評。六是通過組團參加“全國第十八屆圖書交易博覽會”,宣傳、擴大了雜誌的影響力。全年共編輯出版《甘肅金融》12期,增刊兩期,按時向中國期刊網電子雜誌社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報送《甘肅金融》電子光盤版,並通過拓展發行渠道,調整發行策略,使2008年《甘肅金融》月發行量突破7000份,比上年增加1000份,年發行量超過80000份,實現了曆史性突破。據權威機構統計,《甘肅金融》電子版高端閱讀機構用戶已達2000餘個,分布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高校,公共圖書館、黨政機關、科研單位有力的理論參考依據。

三、《甘肅金融年鑒》編校工作規範有序,質量穩步提高

為了加強《甘肅金融年鑒》編審、校對工作,保證出版質量,學會秘書處製定了《甘肅金融年鑒》編審、校對工作流程,進一步規範化管理。一是認真策劃設計年鑒欄目框架,提高年鑒利用價值。做到重大事件、重要報表不遺漏,機構增減、人事變動記載不走樣,使年鑒的編排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實用性更強。二是製定全年工作安排、掌握時間進度,及時召開編委會、組稿會,確定編寫工作有關事項,安排落實各單位的組稿、撰稿任務,提出編寫要求,明確交稿時間、格式及報送方式,及時完整收集資料。三是按編寫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分層次、分階段開展組稿、撰稿、編輯、編審、總纂等工作;加強稿件登記、分類、整理、分發等編務工作管理;做好電子文件原始庫、編輯庫、分類庫資料整理,便於對各環節編審清稿資料進行核對,保證各類資料的完整準確和雙備份。四是製定了《甘肅金融年鑒》編審、校對工作規程,對年鑒稿件嚴格實行“二編、四審、三校、一讀”規範化操作,力爭做到每篇稿件都字斟句酌,反複推敲,各種統計表都能認真細致地審核彙總。並對編審工作中有問題、有疑義或不詳之處,及時與撰稿人聯係,反複核實,協商修改意見,確保稿件內容客觀真實。五是精心選圖配文,做好彩頁、插圖和護封的編排設計,增強年鑒的時尚感和活潑性。六是做好編審過程各資料庫內容調整、轉換,各環節之間的登記、催辦、協調、銜接與及時送達工作,保證編審工作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進行。並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分類整理編排書稿資料,規範修改。七是精心組織開展年鑒校對工作。采取唱校、交叉校對相結合的方法,解決稿件排錄過程中的差錯和相關事實性、知識性、政治性方麵的問題,通過技術校對、通讀檢查等方法發現一些邏輯性差錯、內在矛盾、是非判斷和版麵格式等方麵的問題,並在“三校一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細致的校紅和膠片校對工作,確保年鑒稿件質量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在2008年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的“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中,《甘肅金融年鑒》再次榮獲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