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從容點好,也不急著這幾個月,等到了年底,再辦也不遲。”徐氏看到滿臉愧疚的何氏,體貼地說道:“您也不必往心裏去,說實話,之前我就覺得有些愧對鈺兒,畢竟衝喜……可不是個……”徐氏頓了頓,“對了,我聽近東說,鍾兒要跟著俞大人了?”
“嗯,還是二爺給推薦的。”何氏答道。
“不錯,俞縣令這人,最是公正,深得二爺器重。跟著他,將來必不會差了。”徐氏小聲地對何氏道。“我還聽說,況老夫人要給錦兒和鈺兒請教養嬤嬤?”
“啊?這話從何說起?姑姑她老人家隻是想錦兒他們去京城陪陪她,可沒別的意思。”何氏忙擺手道。“你這話是從哪裏聽到的?”
徐氏沒做聲,轉移了話題:“我托人問了問,呂家在京城,也算是新貴人家……”她看了兩眼黃錦,接著道:“況老夫人隻生了呂熊一個嫡子。呂熊膝下則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四個閨女。呂方,是呂熊庶長子,少有才名,據說還是京城四公子之一呢?”
“這麼厲害!那可了不得……”何氏嘖嘖感歎。心中則疑惑起來,徐氏緣何單單提到這呂方,千裏之外的,厲害也隻是聽人說說而已啊!
徐氏見何氏一臉平靜,心知此事黃仲謙應該沒和家人透露。這樣也好,畢竟兩家門第似乎差的太遠了,況且,若信中所說為真,京城可有不少女子傾慕呂方,並不嫌棄他庶子之身份呢!
“老姐姐,不瞞你說,我現在還如同在雲裏霧裏呢……”何氏一臉感慨道,“幸虧仲謙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官老爺,不用當值。我聽說縣令大人都是帶著家眷住在縣衙的……若真那樣,那規矩都不懂,可會笑死人了!”
“嗬嗬,可不能這樣說。親家公這官可是萬歲爺親封的!這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學一學就會了。說到這裏,若是你到了南昌,要請個知禮的婆子,我倒是可以推薦一個給你。”
“真的啊?那可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太好了!我心裏也盤算著這事呢,到時去了南昌,禮尚往來,人生地不熟的……若能請個老道的婆子,可是省事不少呢!”
“嗯!此人姓費,是鉛山費氏的遠支。不過鉛山費氏,那可是有名的大戶,其族人規矩禮儀極為講究。這費媽媽,之前曾在近東她大伯家做過教養嬤嬤。後來,因為思念故土,回了江西。”徐氏道。
“我聽說你大伯,是個大官。這費媽媽,難道也是去教導大戶人家的規矩禮儀的?”何氏一臉好奇地問道。
“嗯,是的。你知道的,楊家曾經也是農戶,我那妯娌,雖說出身比我好一些,可也算是小門戶裏出來的……如今可是十足的當家主母了,連我見到,都畏懼幾分……”徐氏坦然地點頭道。
“既然是你推薦的,那指定錯不了。到時去了南昌,安頓好了,就要把此事提上議程。”何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