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傳說(2 / 2)

黃勝祖如此大度,況老夫人自然是十分滿意的。這次來袁州府,她不僅看到了昔日家族親人居住的地方,更是有幸找到了嫡親侄兒。因此,年初十,況老夫人就心滿意足地,回京帶孫子去了。臨走,千叮嚀萬囑咐,讓黃仲謙改日一定要帶著孩子,去京城看她!

黃錦他們幾個到白竹鎮的時候,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了。今天不僅是元宵節,更是白竹鎮一年一度的廟會。廟會持續三天,每當此時,就算是白竹鎮最熱鬧的時候,因為不僅是整個白竹鎮,包括袁州府、萬載、甚至是萍鄉、長沙的人,都會趕到這裏,熱鬧一番。

廟會,其實也就是時下的大型物品交易會。白竹鎮因為地處驛道交彙處,南北通暢,地理位置也算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吸引了眾多客商在廟會當天,來到這裏,販售各種特色產品。

據傳,之所以會選在這裏舉行廟會,除了白竹鎮的地裏位置之外,自然也和娘娘廟有關。娘娘廟,就是現在的仰山寺。

宋朝之時,仰山山腳下,有一位普通的村姑夏雲姑,小名叫明月,家境貧寒,全靠打柴種田勉強維持生計。

在夏雲姑16歲那年,皇帝派人到全國挑選美女充實後宮。有一位姓張的公公被派到宜春負責選美工作。在選美的途中,張公公決定不要任何人帶路,連馬的韁繩都解掉,走到哪算到哪。

然而,馬徑直就往仰山山方向跑來,當經過夏家的一座石拱橋(現叫跪馬橋)時,馬突然跪在橋上,張公公差點跌下馬來,用鞭子抽了幾下,馬還是不站起來。張公公納悶,自言自語:“莫非這裏有皇娘?如果真有,你這死馬趕快給我站起來,且要長嘶3聲”。

說來也怪,話音剛落,馬“呼”地站了起來,並且仰天長嘶3聲。這時,張公公發現河邊有一位放鴨子的姑娘,穿著補丁疊著補丁的衣裳,戴著又破又爛的鬥笠,就在這時候,一陣風吹過,吹掉了姑娘的鬥笠,這位姑娘就是夏雲姑。

張公公連忙上前問道:“請問姑娘叫什麼名字?”夏雲姑笑著答道:“我的名字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麵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張公公想了想就知道了,原來姑娘的名字叫明月。

經過一番對話,張公公意識到這女子不僅貌美俏麗,且機智伶俐,便將她帶入皇宮。後被皇太後許配給太子。

次年,太子稱帝,雲姑隨即成為正宮娘娘。漸漸的,人們把明月姑娘和身邊的山聯係在一起,因此,仰山又被稱為明月山。

當然,故事的真實性,黃錦不想去考究。這麼美麗的傳說,自然稱為人們津津樂道,輩輩相傳的故事。在宋朝之時,夏皇後去世後,便建了娘娘廟,漸漸地也有了廟會。

朝代更迭,風起雲湧,現在的明月山依然是叫仰山,娘娘廟也成了仰山寺。但廟會卻被傳承了下來,稱為白竹鎮的每年一度的大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