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劉掌櫃,謝謝您。我和小六還有點事,正要走了……”黃錦向劉掌櫃行了個禮後,就打算拉著小六離開。時下的風俗,男人談正事,小孩尤其是女眷不適合入席的。劉掌櫃應該隻是客套兩句,所以黃錦找了個借口。
“可不能走,不然我們還得四處去尋你。來之前我們已經問過你爺爺他們了,已經說好了的。一會他們就都往這裏來了。”劉掌櫃拉著小六的小手,不放人。
黃錦一看,敢情人家不是客套呢,於是就大大方方地說道:“那謝謝您啦!”隻得拉著小六,在一旁恭敬地等著。
過了一會,福子領著他們到了樓上的天字號包間。這包間裝飾的十分古樸,但也很寬敞。黃錦和小六在靠牆的不顯眼的位置,找了個小桌子,安靜地坐了下來。此時劉掌櫃在樓下點菜,他身邊的小廝不知道去了哪裏,轉眼就不見人了。
等人的過程,頗有些無聊,黃錦和小六探著頭,往窗戶外看風景。
這包間的位置非常好,探出窗外,幾乎可以看清白竹鎮主街的所有情形。稠江如一條玉帶搬穿江而過,兩岸鋪著青石的碼頭上,不時有大姑娘或者小媳婦,提著木桶,沿著堤坡的青石小路,小心翼翼地走到碼頭上洗衣服。因為今日不是集市,因此,河兩邊的行人不時很多,但時不時傳出的各種吆喝聲、談笑聲,讓本有幾分靜謐的鄉鎮,顯得生氣勃勃。
“姐,你看,是二哥他們。”小六興奮地叫了起來。
順著小六手指的方向,黃錦看到了魯先生領著黃鏞、黃鏽,匆匆地往費記走來,他們的身旁跟著一個小廝,再仔細一看,可不就是剛才劉掌櫃身邊的那位。原來,他是去白竹書屋請人去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魯先生他們就進來了,同時進來的還有黃太醫、黃永福、黃勝祖、黃勝宗、黃仲謙、黃漢光。看樣子,這隻是一個小型的宴會,請的主要就是黃錦家的人。想到這裏,黃錦不由籲了一口氣。雖說她還沒到留頭的年紀,但一個小姑娘跟著一桌不相熟的大老爺們吃飯,傳出去,似乎對名聲也不是很好。但如果隻是跟著自家人湊趣,那自然另當別論了。
黃永福進來的時候,衝著黃錦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後笑了起來。黃錦不禁笑了起來,十六歲的舉人老爺,其實還是童心未泯。又是一番行禮客氣之後,終於按主賓次序坐定,奇怪的是,黃太醫居然將上位留了出來,也沒有解釋原因,隻一個勁地和他身邊的魯先生悄聲說話,隱約中,似乎是在詢問黃鏞和黃鏽的功課。
自況宅收拾好了之後,平日裏,黃鏞和黃鏽都是住鎮上,每隔一旬,逢休沐的時候,才會回七裏江。所以,黃錦也隔了七八天才見到黃鏞和黃鏽,兄妹間,本有許多話要談,但此時自然不合適。幾個孩子都安靜地坐著,黃永福、黃勝祖他們也都噤聲。
過了約半盞茶的功夫,百草堂的一個夥計進來,對著黃太醫耳語了兩句,黃太醫就匆忙起身,迎來出去。黃錦他們剛要起身,就發現黃太醫又折回來了,他身邊跟著的,是一個誰都想不到的人——廖居士,而廖先生後麵跟著一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人:朱小胖朱培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