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回來幹什麼2(1 / 1)

“有生,漢巧還好吧?兩個伢伢長的咋樣?”彭氏一見到胡有生,忍不住問。

“嗯,孩子們都長的挺快,漢巧的奶水不夠,我們商量了下,另外請了一個奶媽。”

聽到這裏,黃錦有些詫異,古代不都是請奶娘的嗎?咋黃漢巧還自己喂奶?其實黃錦不知道的是,請奶娘那是大戶人家特別講究才會幹的事情,胡家日子過的不算特別好,遠沒有到專門請奶娘喂奶的程度。

“嗯,那就好,有你娘在那邊照看,也讓人放心些。對了,你這麼晚才過來,是有什麼事嗎?”彭氏問。

胡有生看了眼黃勝祖,見他微微點了點頭,這才開口:“是這樣的,俞縣令讓我立刻來一趟。他收到消息,當今恐怕……”胡有生說的時候,指了指天,“現在京城那邊不大安寧。”

“嗬嗬,這和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有啥關係?”黃勝宗忍不住道。

“姐夫,是不是漢王和趙王……”黃漢光問。

“是的,所以現在臨川王在南昌頗為得意。前幾天黃永康居然不顧正在流刑服役期,偷偷回了七裏江,後來還拿著臨川王的手牌,要求俞縣令……”胡有生頓了頓。

“有生,沒啥可瞞的,都是一家人。孩子們雖然還小,但也當知道此事,日後出門,也要多加防備……”說完,黃勝祖吧嗒了一口煙。

如果說一開始黃錦還雲裏霧裏,摸不著門道,聽了胡有生後麵的話以及黃勝祖的話後,她瞬間就明白了:當今聖上、慶元帝朱隸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估計目前情形已非常危險。

朱隸為太祖第四子,據傳當年和太祖十七子寧王聯手,謀宮奪政,將建文帝拉下台,自己當了皇帝。朱隸一生,戰場得意,然而子嗣卻不怎麼旺盛,目前存活的隻有三個,皆為原配徐氏所出。

當今太子朱誌,作為嫡長子,小時頗被朱隸喜愛,然而朱誌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行動的時候非得有兩個內侍攙扶,方能跌跌撞撞勉力行走,因此對於一生嗜武的朱隸來講,他並不喜歡這個兒子。隻是礙於長幼有序的祖製,加之他當年在慶元帝奪得帝位的決定性戰役——靖難之役中立了奇功,方立他為太子。民間盛傳其中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朱誌長子朱基頗得慶元帝喜愛,這也是朱誌雖體弱,然太子之位較為穩固的原因之一。

朱隸最為喜愛的是他的兩個較年幼和更好武的兒子朱燧和朱煦,並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征戰,使得兩個幼子相比長子,戰功赫赫。

凡事一旦涉及到皇權,就是明晃晃地無父子無兄弟了。這句話,放到現在同樣適用。朱燧和朱煦雖礙於皇命,不敢直言反對,但私底下,早就心生不滿。

次子漢王朱煦甚至曾下毒試圖謀害慶元帝,陰謀奪宮,事情敗露後,在朱誌的求情下,獲得赦免,強令就藩。

朱燧見強勢的二哥落得如此下場後,千方百計向慶元帝表明心跡,反複訴說自己無意帝位,這才被封為趙王,封地就在京都北平,日子過的頗為悠哉。

……

聯係上之前的見聞,黃錦推測到,慶元帝病危,讓趙王和寧王那沉寂的心,又蠢蠢欲動起來,天或許要變了。從臨川王的做派推測,目前京城的局勢,對太子一脈不利。否則作為趙王一派的臨川王,行事不會如此張揚。黃永康隻是其中的一枚小棋子,但小棋子的舉動同樣可以反映大人物的處境。

“有生,你們在打啥啞謎呢,這臨川王得意,和黃永康又有什麼關係?黃永康得意,和我們又能扯上啥關係?”黃勝宗滿臉不解地問道。

“嗯,是我扯遠了。是這樣的,黃永康拿著臨川王的令牌,要求調看家裏的戶帖……俞縣令以袁州不歸臨川王管轄為由,推卻過去。”胡有生道。

“他要看我們的戶帖做什麼?”黃仲謙問。

“不知道,總歸不是好事。”黃勝祖道,“咱家和黃漢元、黃永康一家的仇算是結下了,眼下黃漢春在臨川府當縣丞,不知道日後還會有什麼……總之,你們出門都格外留意黃漢元家的人,別再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