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黃家藥鋪(1 / 1)

等回了家,他們先到廂房,把草籃裏的鐵皮石斛拿出來,再把小籃子裏的豬草放草籃裏,竟然也是慢慢兩草籃豬草了。然後幾個孩子找來麻袋,把鐵皮石斛裝麻袋裏,放床底下收起來。應該有十幾斤。黃錦在心裏盤算了下。

如此挖了三四天,仰山上能翻的地方他們都翻了個編,總共挖了有一草籃那麼多。

“哥,明天趕集,我們一起去把它賣了吧。”黃錦對黃鍾說。

“好啊!”想到能自己賺到第一筆錢,黃錦他們都有些興奮,嘰嘰喳喳地商量了半天。

第二天,一大早扒拉了點早飯,黃錦他們跟何氏打了聲招呼,就背著草籃出去了。草籃裏裝的自然就是鐵皮石斛,他們早就說好,路上如果碰到了熟人問起,就說是挖的豬草。不過,後來黃錦發現他們完全想多了,路上根本沒人問,都當這就是普通的豬草呢。

七裏路不算近,黃家他們走走停停,花了大半個時辰才到白竹鎮。走到後來,黃錦都有點喘氣了,汗水順著鬢角流下來,粘嗒嗒。

不過黃錦一點也不覺得累,心裏也非常快樂。黃鍾、黃鏞他們幾個孩子當然也不用多說了。鄉下孩子都是當勞力使的,幾個孩子都做慣了事情,這點路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白竹鎮很繁華,一條江穿鎮而過。江上有兩座石拱橋,橋旁邊豎著的大青石,上麵寫著“白竹橋”。青石上的博古紋樣雕刻的非常精美。這裏的建築風格和徽州建築風格相近,青磚黛瓦的,頗有江南水鄉的風味。

鎮上的店鋪就修在河兩邊,街麵很寬,路也修的不錯,鋪著青石地麵。白竹鎮是逢一四七的集,正好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七,各村裏的村民都要趕集當鬧了。

街麵上有很多人,有許多村民把家裏產的蔬菜瓜果用籃子裝著,攤在路邊叫賣著,熙熙攘攘的,非常熱鬧。看了一路,黃錦對於這裏的農產品心裏有點底了。

白竹鎮很繁華,河兩麵都是店鋪,鱗次櫛比。這些店鋪全是馬頭牆、小青瓦、白牆。鋪麵都是磚木結構,精巧玲瓏的樓閣,錯落別致,熱鬧繁華。黃錦看到了兩三家首飾鋪子,兩家成衣鋪子,而兩三層高的酒樓也有四五家。

看樣子這裏的人生活都算不錯,也講究吃穿。

“永福哥家的藥鋪在哪裏?”黃錦想起一個事情。

“就在東街上,我們趕集的時候去過,這你也忘了?”黃鍾笑著說。

黃錦不說話了,跟著黃鍾幾個往前走。

“到了。”小六叫了起來。

這是一個三間大鋪麵,前店後屋。大門開得比一般的家住門要寬,窗奇大無比,屋簷挑出兩米多,朱漆牌匾上“百草堂”幾個鎏金大字,寫的是蒼勁有力。

黃錦他們剛走進去,就有夥計迎上來了。看到是幾個半大孩子,臉上的笑容也沒有變。服務還是相當到位的。

“你們來買什麼藥?”夥計問道。

“我們是來找你們三少爺的。麻煩小哥幫我通傳一下。”黃錦清脆脆地說道:“我們是七裏江的,和你們少東家說好了,來給他送東西的。”

百草堂的劉掌櫃看幾個孩子穿的幹淨利落,形容大大方方,說話極為清楚,就從櫃台後麵走出來了。

“你們是黃仲謙家的吧?”劉掌櫃說道:“東西帶來了?跟我進後堂吧。”

“這是我們劉掌櫃。”夥計介紹到。

“劉掌櫃安。”黃錦他們向劉掌櫃問了個安,就背著草籃跟著劉掌櫃到了後頭。

劉掌櫃仔細看了下草藥,又拿了幾顆穿過天井的廊廡,進了一間屋子。

不一會兒他就出來了,喊了一個夥計過來結果他們手裏的草籃。

“這樣,那請你們幾個到後麵坐吧,這位小哥跟我來過稱。”劉掌櫃看黃鍾是其中年歲最大的孩子,就叫他走了。

黃錦他們幾個被帶到了後堂一間房子裏,他們剛坐下來,就看到黃永福匆匆地進來了。

“錦兒,沒想到你們今天就來了。”黃永福說。

“永福哥。”黃錦甜甜地喊了聲,心想可不得抓緊時間賺第一桶金,時間就是金錢呢。她還怕拖的時間久了,仰山有鐵皮石斛的事情被其他人發現了呢。

“你們到後麵坐坐吧,我正好有東西要給二郎。”黃永福一邊摸了摸小六的頭,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