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黃永福(1 / 2)

“永福哥,你回來了?”黃鍾看到少年,顯得格外高興。

少年十四五歲的模樣,麵容白皙,五官俊朗,神采飛揚的,一雙大眼睛帶著笑意看著幾個孩子。

黃錦搜索了半天記憶,好久這才反應過來,想起來他是誰。“我好多了,永福哥。”黃錦道,神采也飛揚起來。

眼前的少年叫黃永福,是鎮上黃太醫的小兒子。他父親黃太醫是十五年前,從太醫院致仕後,回到家鄉在白竹鎮上安了家。平時,黃太醫專門給人治病,同時,家裏還開了好幾個藥鋪。

說起來,黃太醫家也是有點說頭的。

黃太醫叫黃漢傑,他自幼喪母。父親續娶後,生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黃漢新。因為黃太醫的母親是難產血崩而亡,因此黃太醫自小立誌學醫,小小年紀便在繼母娘家親戚的擔保下,拜了銅鼓縣的祖傳名醫張老先生為師。

黃太醫頗有些資質,加上人勤奮,很快就出師了。因為醫術高明,家世清白,在地方官員的推薦下,考取了太醫院太醫。後來,黃太醫娶了恩師家的小女兒張氏為妻。

有意思的是,雖然黃太醫當初是因為母親而立誌學醫的,但老張家擅長的是跌打損傷,斷骨再接。這應該算是現代的外科了。因而黃太醫也就擅長此類病症了。在白竹甚至整個袁州府,十裏八鄉,嚴重的跌打損傷,找黃太醫是最有效的。

黃太醫和張氏總共生了六個兒子,遺憾的是,古代醫療條件太差。隻養活了三個。

這黃永福就是黃太醫的小兒子,平日跟著黃太醫學住鎮上。因為他也懂得一些醫術,因此村裏有的人也喊他“黃小太醫”。因為黃永福的叔叔,也就是黃漢新還住在七裏江,所以黃永福從小就經常到村裏叔叔家來玩。黃永福為人和氣,和黃錦、黃鍾幾個孩子都是熟識的。

前世,黃錦也有個本家堂哥蘇永福,小時候對她非常好,經常陪著她一起讀書寫字、練習書法。因此看到黃小太醫,黃錦沒有一點心裏障礙,下意識地就甜甜地喊出了“永福哥”幾個字。喊完才發現,實際上兩人不熟,不由得臉紅了起來。

黃永福沒注意到黃錦臉色的變化,他正側頭對黃鍾說:“二郎,上次給你的描紅學完了沒,最近我舅舅又托人給我捎來一本張旭的《古詩四帖》,等哪天我帶過來給你看看。”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謝謝你,永福哥。”一向沉穩的黃鍾,這次竟是跳起來歡呼。黃鍾再沉穩,畢竟是剛剛十三歲的少年郎。若放在現代,還是熊孩子一個呢!

“二哥,你會識字?”黃錦有點驚訝地問道。

黃錦話一出口,就發現幾個孩子有些奇怪地看著她。

“錦兒,你不記得了?咱爹自小就教我們了呀。不光二哥會認字,即使我們是女孩子也是背過《三字經》的。”黃鈺摸了下黃錦的頭,接著說:“錦兒,你沒事吧?可別嚇我們!”黃鈺不無擔憂地說道。

黃錦有點汗。說實話,對於原身的記憶,一直是模模糊糊的,還真有點斷片。對於黃家幾個孩子會識字,她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她以為家裏除了五叔黃漢光以外,其他都是大字不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