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一名太監手舉著奏折飛快的奔向屹立在宮殿群中最宏偉的宮殿章華宮。
“皇上,大喜,昭襄公主率軍大敗西紇,卻西紇七百餘裏,西紇皇室已遞交了投降書,願年年朝貢我大楚。昭襄公主已率領軍隊歸京。”太監跪在台階之下,將奏折高高舉起,站在台階旁一名太監走到麵前拿起奏折走上了台階,遞給了龍座上的皇帝。
皇帝接過奏折,慢慢地打開,台階下的群臣在聽此消息後皆跪下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大楚江山綿延萬裏,千秋長存。”
“好,我大楚江山有眾位愛卿必能千秋長存,綿延萬裏。”皇帝放下了奏折,抬起了右臂,揮動一下,示意群臣起來。
“我大楚江山必能千秋長存,綿延萬裏。我大楚江山必能千秋長存,綿延萬裏,我大楚江山必能千秋長存,綿延萬裏。”台階之下的群臣站起來。重複著他們不久前說過的話。
皇上掃視了一下台階下的群臣,“此一戰昭襄立了大功,她不愧是朕的女兒,朕的眾多皇子都不如她一個。禮部好生準備迎接昭襄歸京。”
台階下一位官員連忙出列,雙手拿著朝笏,俯首道:“臣定當好生準備,恭迎公主回京。”說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好,昭襄立此大功,朕準備封昭襄為護國公主,允許參政,賜金銀萬兩,府邸一座。西北六州,西疆八州賜予昭襄為封地。”
“皇上不可,昭襄公主雖立了戰功,但終究是一女子,怎可參政。”一位大臣連忙出列,手舉著朝笏。
“皇上,昭襄公主,僅是一女子,怎可擁有十四州的封地,況且又都是邊疆重鎮。”又一位大臣出列。
“請皇上收回成命。”又有幾位大臣出列。接著便滿殿的大臣齊齊跪下求皇帝收回成命。
“夠了,這大楚究竟是朕的,還是你們的。都退朝吧。”皇帝站起來離開了大殿。隻留下滿朝文武大臣議論紛紛。
禦書房內,皇帝披著奏折,突然抬起頭來,看了看房梁。“李德全,你說朕是不是有些狠心了,昭襄畢竟是朕的女兒,是朕與水月的女兒。”
桌旁的太監看了一眼皇帝,然後低下了頭,“奴才不知,奴才隻知道,皇後娘娘仙逝前對皇上您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昭襄公主已沒了母親,不能在沒有父親了。’”
“罷了,你去重擬一下聖旨,其它如舊,至於封地,就賜西北的六州吧”
“諾,奴才這就去擬旨。”
“等等,將襄陽也賜給昭襄吧。”
“皇上,這……”
“朕當時給昭襄其封號的時候,就想著將襄陽賜給昭襄做封地,後來耽誤了,也沒想起,正好,現在要賜封地給她了,就一並賜給她了”
“諾,奴才去擬旨。”
這位跟了皇上三十多年的太監在出禦書房關門時,看到了這位年過半百的皇帝閉著眼睛像是在休息,又像在思考著什麼。他看見這坐擁萬裏江山的帝王的些許柔情和更多的無情與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