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
我們所強調的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是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緊密相連,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體現,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依托,兩者的有機統一,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內容。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要把弘揚民族精神與弘揚時代精神有機統一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一)時代精神的內涵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時代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其中改革創新居於核心地位。改革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我國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改革創新充分體現和吸納了時代要求,為實踐的發展注入了鮮活力量。改革創新,包括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麵的創新。
改革創新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防噶站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之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輝煌成就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進的成功之路。隻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解決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製性、機製性問題,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改革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不可能選擇資源型和依附型的發展模式,隻有通過全麵的改革創新,走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全麵提高民族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黨中央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口號。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把增強自主創新 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抓住那些對我國經濟、科技、國防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課題,抓緊攻關,自主創新,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和係統集成,努力在關鍵生產領域和若幹科技發展前沿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不斷增強科技的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能力和強大競爭力。
改革創新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經驗、深入分析中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不斷推進改革創新。隻有通過改革創新才能夠建立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長效機製,才能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才能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體製與機製,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寫照,是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強大力量。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造性事業,隻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