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作文結構 增強結構的嚴謹性
寫作論壇
作者:李小明
蘭德爾說過:“結構是一切意思和意義的基幢,沒有結構任何東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設想。”這話告訴我們,文章的結構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一篇文章中,結構和語言一樣,都是給文章內容以具體形態的東西。結構,不僅關係文章的表達質量,而且在一定意義上還可以生成或者改變思想內容。那麼,結構嚴謹的作文有哪些特點?又該如何在我們的文章中去巧妙的安排文章的結構呢?
一、結構嚴謹作文的特點
1.段數適中。如果段落數量少,譬如老三段,中間部分太長,各種意思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往往某一層意思前麵說了後麵又說,越說越糊塗,一團亂麻。這必然給人不嚴謹的印象。段落數量多,600字的作文,搞了近20個段落,意思表達零碎,中間過於跳躍,也影響思維的連貫性。一篇好的作文,段落在5-10段之間,每段說清楚一層意思,後文除了必要的照應外便不再重複。每段開頭可有承上啟下的句子,各段過渡照應非常緊密,強大的邏輯力量正是通過縝密的段落形式表達出來的。
2.反複點題。無論多麼不負責任的閱卷老師,開頭和結尾都是必定要看的。頭尾的點題非常重要。開頭點一下,結尾照應一下,中間在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再適當提一二回,既方便閱卷老師理解你的結構,也能給他思路嚴謹的感覺。
3.字數達標。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有頭有尾,主體部分又有兩三個層次,字數至少也要500多才能表達清楚,那些不足400字,甚至二三百字的作文,多是結構殘缺之作。
二、結構嚴謹有妙招
有位熟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同學發現丹尼·笛福寫作上的一個漏洞:魯濱孫打算到失事的船上尋找些食物,於是,“我決定隻要可能,就登上船去。天悶熱得使人難受,我脫去衣服,縱身跳入水中。”當赤裸著的魯濱孫爬上船時,“我發現船上的供應品完好無損。我走進麵包房,把餅幹塞滿了我的上衣口袋……”作者在前麵明明說“我脫去衣服”,而後麵卻又說把餅幹塞入“上衣口袋”,前後明顯矛盾。
那麼長篇幅的作品,有一點不嚴謹的小毛病,既不容易被發現,也似乎是可以原諒的;可我們的應試作文,隻有區區五六百字,如果出現不嚴謹的問題,就既容易被發現被放大,也似乎是不可忽略的瑕疵。
怎樣才能達到嚴謹呢?
1.用心謀篇。結構嚴謹與否主要取決於寫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嚴密。隻有思路清晰,表達才能清楚;隻有思想周密,結構才能嚴謹。因此在謀篇布局上要舍得花時間、下功夫,袖手於前,謀而後動。大致上,一小時的作文時間,要拿出十分鍾來謀篇布局,這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不可省。怎麼謀篇布局呢?最穩妥的方法是編列提綱,打草稿。提綱是構思的外化,它的作用在於使構思視覺化,方便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有了寫作提綱,文章結構就容易緊密,行文時就容易做到層次井然,條理清楚,結構嚴謹,充分表現中心思想。具體到操作上,開展不拘一格,一般包括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哪兒該詳,哪兒該略,寫幾個段落,段落之間怎樣銜接照應。如果時間比較充裕,最好設計一下開頭、結尾,用什麼修辭,怎樣出彩,如何點題明旨,等等。提綱列出後,還要進行調整、修改、完善。
2.學用程式。有一些常見常用的“結構模式”,數千年來寫作智慧的積累,幾十年的寫作實踐,使其起承轉合都有一定之規。這些程式本身的框架都是嚴謹的,學用這些程式,會培養我們嚴謹行文的意識和習慣。
(1)總分式。總分結構有三種基本形式:先總後分,先分後總,先總後分再總。無論使用哪一種形式,都應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係,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水到渠成的總結。如有這樣一篇佳作《自行車上的空間》,開篇總寫“爸爸的自行車上,有一個怎麼也填不滿的空間,那是我讓出的,同樣是爸爸讓出的。可是那空間又是滿滿的,它填滿了我對爸爸的愛,同樣有爸爸深沉的父愛”,主體部分先寫爸爸讓我,爸爸深沉的父愛,再寫我讓爸爸,我對爸爸的愛,結尾“女兒和爸爸共同用愛讓出自行車上那美妙的空間”收束全篇。全文結構明晰,呈總——分——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