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大力發展風電產業是酒泉重要的戰略選擇
21世紀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紀,風電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到2004年底,全球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4761萬千瓦,其總量已相當於32座準核電站,占全世界電力總裝機容量的0.5%。風力發電正朝著規模化、高技術化方向發展。
一、國內外風電發展的現狀
目前,世界上風力發電發展最快的是歐洲。2004年底,歐洲的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476萬千瓦,其風電裝機容量占全世界的73%。2004年德國的風電設備製造業已經取代了汽車製造業和造船業,成為德國鋼材的第一大用戶;德國、西班牙和丹麥三個國家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2919萬千瓦,約占歐洲總裝機容量的84%,其中丹麥已成功地用風電滿足了國內18%的用電量。今年,德國製定了風電發展長遠規劃,計劃到2025年全國的風電要占到總用電量的25%,到2050年占總用電量的50%。歐洲風能協會預計,到2020年歐洲將有2億人完全靠風電滿足各種生產和生活需要。
據世界風能委員會的統計, 2005年歐洲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占全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的比例下降為69%,2006年則又跌至51%,到2010年,雖然整個歐洲的風力發電量將比目前的48吉瓦增長近一倍達到82吉瓦,但其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則將下滑到44%。
在亞洲,近年來風電發展也十分迅速。2004年底,印度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70萬千瓦,是我國的2倍。我國的風力發電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04年,國家製定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全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76.8萬千瓦,全國已建成43個風電場,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0.14%,國內企業已能大批量生產600-750千瓦的風電機組及關鍵配件,1200千瓦的風電機組正式投入批量生產,2000千瓦風電機組已經研製成功,預計“十一五”期間可定型生產。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預測:“風能將會在石油燃料、化工燃料以後時代扮演中心角色。在過去的十年間,風電以每年3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在未來的10年間,將很快達到每年翻番。”
世界風能委員會2007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風能發電能力將比現在提高一倍,達到149.5吉瓦。
麵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的現實,世界各國政府在高度重視各國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紛紛製訂和出台了支持包括風電在內的各種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法律法規,這使得近年來風力發電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世界風能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僅在2006年,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就比上年增長了25%,達到了74吉瓦。
二、發展風電是酒泉重要的戰略選擇
長期以來,我國風電發展滯後的根本原因是風電價格遠高於火電和水電價格,忽視了風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對於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保護的意義,忽視了風電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產業而對於促進邊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近年來,風電投資和電價的降低,為風電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空間,風力發電投資和價格均出現了下降趨勢,以美國為例,風電機組的造價已由1990年的1333美元/台降至2004年的650美元/台,相應的發電成本由8美分/千瓦時降到3美分/千瓦時,預計2010年可降到2美分/千瓦時。國外專家研究表明,世界風力發電能力每增長1倍,裝機成本和電價就相應下降15%。我國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的風機綜合造價已降至7800元/千瓦以內,生產的風電含稅上網電價已降至0.45元/千瓦時,如果實現風電設備的國產化,風電價格還會降低15%。風力發電能夠解決邊遠地區分散供電等問題,投資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國家投資,也可以是民間投資,既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可以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新的景觀。
酒泉市自1995年開始在玉門鎮地區試建風電場以來,已先後建立了3個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26萬千瓦。但這些仍然不夠。據專家測算,我市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在1500萬千瓦以上,如果在2020年前能建成500萬千瓦的風電場,年發電可達100億度,銷售收入可達40億元,財政收入可達4億元,前景十分誘人。因此,我市應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把發展風電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大力發展風電產業,把我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風電產業基地。
三、酒泉發展風電產業近期應做好的幾項工作
目前,我市發展風力發電,要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