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上
一、繼承發揚中國革命道德傳統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軍隊、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中所形成的革命氣概、精神品質和道德情操。它萌芽於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發端於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的工農運動,經過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和發展階段,逐漸形成並不斷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德精神財富,是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正確認識和大力發揚中國革命道德傳統,對於大學生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確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1、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共產主義”的基本含義有三:一是指共產主義思想體係,二是指共產主義社會製度,三是指共產主義運動。共產主義首先是一種運動,在我國,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人們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製度而進行的運動,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她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候就開始了。現實生活中,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應該是指人們在共產主義思想指導下,對通過共產主義運動,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製度的深切渴望和必勝信心。把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作為革命道德的重要內容,這是因為:第一,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其本身具有道德的基本屬性。堅定這一理想信念,無論是從人們對理想信念的探求、確立,還是為此作出的奉獻,它都是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起著對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調整作用。第二,確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革命道德,它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變化和個體人格完善,都有著巨大的能動作用。共產主義道德,其本質特征是集體主義和全心全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種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標準的道德要求,決定了它是最科學,因而也是最無私、最高尚的道德,是革命道德的核心。具備這種道德素質的人,就能有一個科學的人生觀,就能為人民和社會的利益奮鬥終身,不斷實現個體人格的完善。
2、愛國主義
愛祖國是人類社會最古老、歲高尚的政治職責、思想品德和美好情感之一。愛國主義,是指人們在對愛國情感進行理性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一係列愛國主張。作為中國革命道德規範的愛國主義,其基本內容有三個方麵:一是“爭取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這是愛國主義在處理國家、民族對外關係時的道德要求。二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這是愛國主義在處理國家內部各民族間關係,維護祖國統一方麵的道德要求。三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這是愛國主義道德規範的根本特征和最高要求。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無產階級的道德準則,是中國革命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規範。為人民服務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包含著社會主義道德的不同層次的要求:為人民服務的最高要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體現為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它的基本要求是:(1)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一切言論行為的最高標準。(2)熱愛人民,關心人民,服務人民。(3)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向人民群眾負責,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4)堅決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現象作鬥爭。為人民服務最低層次的要求是:在人和人的相處中,要盡量做到替別人著想,力求有利於他人和社會,使自己的行為能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有益結果。為人民服務是革命道德要求的最根本的出發點,離開了這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就不可能有道德的行為。
4、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集體主義是中國革命道德的基本原則,它要貫徹到一切道德規範要求之中,是調整個人和整體關係所應遵循的根本規範,也是衡量個人行為和品德的最高道德標準。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它包含著相互聯係、相輔相成的三個方麵的內容:(1)它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提倡個人要顧全大局,以集體利益為重,在必要的情況下,個人應當為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是集體主義原則最重要的內容和最根本的要求。(2)在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它同時強調集體必須盡力保障每個成員的個人自身利益的滿足,促進個人價值的實現,並力求使個人的個性和才能得到發展。(3)集體主義旗幟鮮明地反對個人主義和本位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基本要求包括:(1)“革命利益第一”,這是集體主義原則最高層次的要求;(2)“尊重集體、顧全大局”,這是集體主義原則在處理個人與集體、局部與全局、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係時的道德要求;(3)“團結協作,互相尊重”,這是集體主義原則在處理人與人關係時的要求,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友愛、平等尊重;(4)“遵守紀律、服從組織”,這是集體主義原則在處理個人與組織關係時的道德要求;(5)“堅持民主集中製”,這是集體主義原則在政治生活領域中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