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
作者:張俊生
吉姆,羅傑斯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作為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羅傑斯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1968年他以600美元投資股市,到1980年賺取的財富足以讓他後半生過上安逸體麵的生活。隨即他在37歲之時宣布退休,與曾經的夥伴——索羅斯分道揚鑣。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羅傑斯與小他10多歲的女友,駕駛寶馬摩托車曆時22個月環遊了世界。而後寫就了這本《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該書描繪了他們冒險、浪漫、睿智的環球之旅。這是一部遊記,但絕不是單純的遊記。文中充滿了對曆史的感悟,對人性的分析,對友誼的讚譽,對和平的渴望。更為重要的是在每一個地方,羅傑斯都以其獨到的眼力發現投資機會。投資對他而言,內容是相當廣泛的,股票、貨幣、土地、羊毛不一而足。他對投資的判斷可不是來自於K線圖,也不是來自學院派複雜晦澀的資產定價模型,而是來自於看似相當簡單的供求分析。按照他的話說,“供求就是價格,投資的鐵律就是正確認識供求關係。”羅傑斯這次環球旅行恰好為他對各種資產的供求分析提供了最直接的機會,他獲得的信息都是第一手的信息,感觸也是最真實的。供求分析是羅傑斯在投資市場中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這種分析方式,賦予其從一個國家宏觀發展的視角審視投資機會的可能。因此他關注的往往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新興市場。在奧地利。他預見沉睡的股票市場會因為周邊國度的經濟複蘇而蓬勃發展;在土耳其斯坦地區,他預見貿易開放帶來的無限商機;在智利,他預見自由化改革的陣痛將給該國帶來長久的繁榮;在利馬,他預見廢除不合理債券將恢複秘魯的昔日繁榮。正是這種先知先覺為羅傑斯的投資帶來豐厚的利潤,並屢試不爽。
吉姆,羅傑斯既有行走世界的勇氣,也不乏直言心聲的膽略。他絕不會為了迎合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喪失自己的牛虻式判斷。羅傑斯為中國的投資者所熟悉是在2004年5月。那時中國的股市已經相當疲軟,但羅傑斯仍大膽的預測:“中國股市還要進行4至16個月調整”。結果事實證明了他的判斷。同樣在《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一書中,你會經常性的看到類似的例子。《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花了三章的篇幅著墨他們在中國的行程,是全書的重頭戲。我們為之熟悉的生活,通過一位國際投資太師之口娓娓道來,的確別有一番滋味。一種國際比較的視角也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羅傑斯預言中國的生產總量很快就能名列世界第三,而這個預言今年也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