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父輩愛情(1 / 2)

三十年前,水口鄉水口村

咚啪咚啪咚啪!

外麵炮仗聲霹靂啪啦的,正月初三迎新人,外麵可熱鬧了,過年的氣氛,加上這兩對新人的喜事,打破了小山村的寧靜。一年前,楊家院子

“老頭子啊,你看咱們家兒子四個,老大老二也都成家了,老三也到了該成家的年齡了,可是老大結婚成家,給他造了房子,老二說入贅於家,可咱又不能苦了他,家產也都悉數分給他了,現在真是拿不出半點的錢給他找對象了。”

楊樹良躺在竹椅上,敲敲手裏的旱煙筒,不屑的說到:“就你屁事多,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管那麼多幹嘛,做飯去!”

方柳枝吃了個閉門羹,嘴巴一厥就去做飯了,再不敢多說一句。

楊樹良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在這個小鎮上可謂是風雲人物,名聲極好,可以說是全能的人物了,年輕時就教書,他的學生遍布全鄉,走到哪裏都會有人親切的喊他楊老師,無論誰家婚喪嫁娶,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此時他的身份就是總管了,主管大小一切事宜,分配工作。在這個不大的鎮上,有文化的人總是被重視的,所以楊樹良可謂是風光無限,當然這些都是純屬幫忙,頂多吃幾頓飯聊表感謝,其他的物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個年代,能吃飽還能給家裏節約下糧食,這是所有人都想做的事情。

楊樹良個頭不算高,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表人才,他的父親死的早,具體是因為什麼,很多人也不清楚,楊家人也從不提起,隻知道三十多歲就上吊尋了短見,所以楊樹良在那個年代是少有的獨生子。

為何叫楊樹良?

因為那時候孩子成活率特別低,楊樹良的母親陳氏就把他寄給了一顆大楊樹,希望他如楊樹般茂盛壯大,這個事情,也是楊樹良自己說出來的,具體有啥根據旁人也解釋不清的,楊樹良是個積極樂觀,毫無心機的人,做事講究光明磊落,他最煩的人就是他的老婆方柳枝了。

方柳枝和楊樹良是一場父母包辦的婚姻······

方柳枝家境不錯,可謂是個大小姐,可是論長相,的確和楊樹良不搭配,雖說人不可貌相,但是方柳枝也算不上是個智慧的女人。她個頭不高,長相平平,做事情隻看眼前,對於自己的幾個子女也沒有管過,因為她每天的事情就是出去幹活,年輕時候她的婆婆幫她帶大了幾個孩子,所以孩子跟她也沒多大的感情,後來婆婆年紀大了去世了,反倒是楊樹良在家裏做飯,也可能是教書先生也幹不了重活,楊樹良從不上山下地,不過卻把他文化人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幫人寫證明,寫家書,寫對聯等等,而方柳枝卻不認識幾個字。

父母包辦的婚姻讓楊樹良無可奈何,出自於對母親的孝順,一個人帶大他,給他找了門不錯的親事,自己還挑什麼,在楊樹良的內心,其實很痛苦,他是一個有見地有文化的人,沒有感情的婚姻將就了這麼多年,生活早已磨掉了他所有的幻想和激情,什麼事業,愛情都比不上他手裏那杆煙,吸一口煙,吹出一個煙蒂,那才是人生,何其快活!

在方柳枝的心裏是非常崇拜楊樹良的,那是多少女人心中的王子,她也知道,如若不是自己的父親跟楊樹良的母親先提出親事,楊樹良也看不上她,所以這麼多年,雖然生了五個孩子,可她還是毫無地位,在孩子眼裏她是一個吃了飯隻會幹活的女人,在楊樹良這裏,隻不過是床榻多了個人而已,僅此而已,她不敢多說一句話,但是作為女人,她還是想著一大家庭的未來,哪怕是無濟於事,她還是會發愁的失眠。

楊榮是他們的大兒子,經曆過饑荒時代,那種吃草根啃樹皮的日子老是被他拿來當作教育弟弟妹妹的談資,經常告訴他們勞動創造財富,節約是美德,他已經從家裏分家自立門戶了,娶了同村的白燦平為妻,生下一個孩子第二天就沒了,說被上帝收走了,(實際也就是睡覺不小心捂到嬰兒了),可是對於推卸責任跟心痛之餘,隻能把這一切推給神和鬼了,在這個年代,大部分的農村人還是相信這些的;後來他們又生了個女兒,楊榮老實肯幹,和妻子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前麵方柳枝也提到二兒子是入贅到於家的,於家在當時可算得上是富豪級別了。

家裏隻有一個女兒和兒子,兒子大學畢業工作在城裏,也在城裏買了房子娶了媳婦,所以於平英定是要招上門女婿了,恰好這兩人在父母的撮合下都同意,當然楊軍的內心是不願意去上門的,他提出兩頭挑,因為本村,所以這個提議得到了認可,楊軍因此得到了女方的一切還分了四分之一自家的財產,一時間村裏炸開了鍋,大部分人都是羨慕妒忌,也有說他吃軟飯的,但是礙於於家的勢力,也隻能背後嚼嚼舌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