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比喜歡更久遠的是什麼?(1 / 2)

有人曾經問過我:

比喜歡更久遠的是什麼?

我告訴他是愛

當愛深入骨髓

成為身體裏的一部分

即使死去

也無法停止

……

北京的十一月,天氣已經明顯轉冷,自來水管裏的水淋在手上有著一種徹骨的寒冷。

林焰的雙手因長時間浸泡在冷水中已經被凍得通紅,指節麻木的拿起毛巾,他倉促的在臉頰上揉搓了幾下,水珠順著下頜滑落,一滴一滴連成串的砸在了腳邊……眼神黯然的看著鏡中的自己,長長的睫毛因遇水而黏在了一起,難得為冰冷的麵龐帶去了一絲活力。

10年了。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這麼久。

今天是11月15日,是李明宇35歲的生日,也是他出獄的日子。

換下穿了有10年的獄服,摘掉了編號4789的稱呼……林焰一時有些不習慣的慌神。

四角的天空,陰冷的房間,繁複的工作,循環往複到好像永遠都沒有起止……可也就是一個轉身的時間,那本以為不會終止的進行時態就演變成了如今的這過去時態。

曾經,不止一次的有幻想過可以離開這裏,可今天真的要走了,林焰心底卻生出了一絲忐忑。他已經和外麵的世界脫軌十年了,這樣出去他還能夠適應麼?

他不知道……

冷著麵龐,拎起床鋪邊的背包,林焰動作遲緩的將其背好。

幾張照片,幾本速寫本,幾件幹淨的衣服還有幾百塊錢……這個尺寸剛好的黑包裏所裝著的東西,就是這十年來他所有的財產!

抿著唇瓣,最後看了一眼牢房,林焰終是帶起了衣服後麵的帽子,眼神黯淡的轉身離開了這裏。

**

在臨出北京市監獄的大門時,前來送行的監獄長拍了拍他的肩膀,滿臉鼓勵的說道:“出去好好做人。”

認識十年了,眼前的“少年”是變了不少,但那雙眼眸裏依稀還能夠看到曾經純粹的光彩。

是這裏的生活改變了他麼?

還是他放棄了曾經的自己?

25歲,林焰以綁架老師致受害人病發死亡之罪被判了十年。

初見少年那天,他帶著鋥亮的手銬,安靜的站在陽光鋪滿的監獄門口,幹淨純粹的氣質和藏滿悲傷的眼眸,即使憔悴爬滿了臉龐,也依舊讓人覺得好看異常。

第二次見少年時,他已經理了板寸,正向後撐著手臂有些隨意的坐在監獄食堂的台階上,偏瘦的身型套在肥大的獄服,鬆鬆垮垮的,有種單薄的味道。那時的他悲傷已沒有初見時那麼濃烈,但卻依舊有醒目的籠罩在身上。

少年好像很喜歡抬頭看天空,目不轉睛的出神樣子,讓幹淨的麵龐完整的沐浴在了陽光下,骨骼清晰的線條,讓他除了漂亮外還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陽剛之氣……

他知道美好這樣的詞放在一個罪犯的身上,是有些詭異,可那天眼前的少年,卻讓監獄長除了美好外,再也想不到別的詞可以用來形容。

或許,正是因為這第二次相遇時,少年給他的那種感覺,才會讓他對他產生了無法抵禦的好奇。

監獄長記得,那天尋房回到辦公室後,就迫不及待的有翻開少年的檔案認真的閱讀。

這個編號4789的卷宗很薄。

沒有特別詳細的記錄,僅是很簡單的一些案情概況——

2008年,12月7日,上午10時,犯罪嫌疑人林焰投案自首,供認綁架受害人唐逸夕的全部過程……經嚴密審查,受害人唐逸夕,女,42歲,北京某畫室在職教師,有先天性心髒病,案發時疑似因受刺激病發而亡。

犯罪嫌疑人林焰,男,25歲,淺溪市人,案發前曾是受害人唐逸夕的學生……

監獄長記得,自己在看到作案動機那欄時,心口有明顯顫抖了一下——

因為上麵端正的寫著:因他本人不配合,作案動機尚不明確……

他想不明白,少年既已認罪,那為何又要隱藏動機?

微微眯起眼睛,心底的好奇在無限的擴散著……

真相融進了少年的心底,監獄長明白隻要他不說,旁人就永遠無法得知。

唉……

不知出於何種原因,他隻知道,從那天開始,自己就格外注意這個少年。

監獄中的林焰冷漠、淡然、話少的厲害,就是受到欺負也不會吭聲。永遠給人一副沒有過多表情的安靜樣子。

他喜歡獨來獨往,不結交朋友,不會管閑事,和所有人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來看他的人不多,來來往往也就那麼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