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世紀之夏(1 / 2)

我是在世紀之初的夏天,開始對城市的燈紅酒綠愛憎分明的。而在此之前,我一廂情願地認為,既然我生活在這裏,我就是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沒有人可以剝奪我公平地享有自由生活的權力,可是,等我到了上學的年齡,爸爸帶著我到附近一所不怎麼起眼的小學報名,卻被告知要多交四千塊錢借讀費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想法是多麼荒謬。

這座和我的童年血脈相連的城市,我愛它,可是它壓根不知道我是誰。

那天,爸爸牽著我的手,沿著四環路上的立交橋慢吞吞地走,夕陽照著他凝重落寞的臉,照著他古銅色的皮膚和因為勞累過度而經脈縱橫的手背,讓他沐浴在一片土黃色荒涼憂鬱的背景裏。我往他身邊一站,活脫脫的像是一個點綴:就是因為有了我,才使他看起來如此富有悲劇色彩的。

一路上,我們什麼話都沒有說,汽車蕩起的塵埃,在我們身邊升起又落下。夕陽看到這對沉默的父子,也覺得索然無味,很快就消失不見。麵前的路燈一盞一盞地亮起來,像是在提醒我們,吃晚飯的時候到了。

突然,爸爸問了一句:“你想上學嗎?”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我有點發懵,當時,上學在我心中的概念畢竟還不怎麼深刻,它還僅僅停留在肩膀上多一個書包,書包裏多幾本書,書裏畫著一些我必須要熟記的方塊字和符號這種簡單階段,我不能僅憑想象就來判斷它好或不好,既然無所謂好壞,自然也無法給我帶來喜歡與否的直覺。所以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可是,爸爸還覺得意猶未盡,絲毫沒有注意到我一頭霧水的臉和臉上強烈的無辜,緊跟著又問了一句:“如果你不上學,你會有出息嗎?”

顯然,這個問題同樣超出了我的年齡範圍,在我心目中,上學除了和學費有關係,就不牽涉其它事情了。至於出息,我的理解是,如果我和那個女人一樣,一天到晚賣饅頭,如果我和爸爸一樣,沒日沒夜地拉車,是沒有出息的。但是可以填飽肚子。上學就可以讓我擺脫賣饅頭或者拉車的命運嗎?我不知道。所以這個問題我同樣無法回答。

爸爸把我的發愣當成了沉思,等他認為我思考的時間已經足夠長,卻還是沒有給出任何表態,就有點不耐煩了:“你怎麼不說話?”

這時候我聽見我的肚子響了一下,我立刻把握住機會,仰著脖子說:“我餓了。”

這句話讓爸爸覺得,我是個心無大誌的人,在我麵前提上學和前途完全是對牛彈琴,所以,他閉上了嘴巴,重新沉默了起來。他一沉默,我更有了沉默的理由。父子兩個的氣場無聲無息地糾結在一起,沉默得像天邊的星星。

我的家,或者準確地說,我爸爸和他的第二個老婆組成的用於吵架和製造不良情緒的地方,坐落在一個熙熙攘攘繁華墮落的大學城附近的角落。那些衣著光鮮操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大學生,尤其是那些喜歡手牽手被我爸爸搖頭總結為“世風日下”的情侶,是除了長年累月汗流浹背胃口好得令我咋舌的農民工之外,我們最大的顧客。他們雖然買得不多,但是出手豪爽,從來沒有欠過錢,而且在麵粉大幅度降價,饅頭隻要一毛五一個的時候,他們用一塊錢買走六個饅頭也毫不介意。不像那些農民工,為了不讓自己吃虧,他們會很過分地多拿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