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八月紐約日記
本期特稿
作者:王鼎鈞
台灣散文家專輯
題記:由於去台灣訪學,與海峽對岸作家交流頗多,育邦就托我做一個台灣散文家專輯,以饗大陸青年讀者。他指名道姓要陳冠學的文章,當我托人去約,發現先生已於去年過世。不過我在台北時,曾感受到另一位散文大家的存在,他自一九七七年以來,一直被台灣公認為最好的幾位散文家之一,最近甚至被公眾票選出來,作為可以和梁實秋相提並論的散文大師,他就是王鼎鈞。先生成就頗高,卻極為自謙,他從紐約給我回信居然以弟自稱,令我感慨萬千。他同時向我提示日記文學的意義和價值。記得去年,當我的《詩歌五十條》在《聯合報》發表引來正反熱議時,先生曾撰文盛讚,當時我與先生素不相識,因而備受鼓舞。我知道王鼎鈞的散文,一向注重借鑒小說、戲劇等其它體裁,說他發明了新的散文形式並不為過。輯中的宇文正,不光掌著聯合報副刊這條台灣最重要的文學航船,同時以散文名世,隻要走進台北大小書店,到處可見她的芳名,她也是進入台灣散文宗譜的重要人物。輯中年齡最小的是王盛弘,他是操持散文和小說的雙槍手,已有散文著作在大陸出版,看得出他在探索散文新的可能性。說實話,他的散文真令我吃驚。
——黃梵
八月一日 星期四 陰偶雨
老妻在世界書局書展中展出她設計的花卉盆栽,我照例寫一些促銷的小卡片插在盆內,新增加了“蝶化蘭,亦蘭亦蝶”、“室內何處最精神,白天一盆花,晚上一盞燈”等文句。
盆栽顧客不少,可以看出人們熱愛她的生活。男性顧客比女性多,顯示他們都愛家庭。陰天生意比晴天好,驕陽直射,汗流滿麵,抱著一束鮮花,似乎可笑。今天天公作美,微雨中的溫度濕度明亮度都為花而設,所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句引人入勝。老伴花友很多,我的朋友都沒來,這是她的世界,我是點綴,是過客。
八月二日 星期五 晴
赴郵局,把增訂完成的《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兩部文稿掛號寄台北,請力智兄處理。
正好鄰人也來寄包裹,本想托她幫我一並辦理,她斷然拒絕,令我詫異,我們兩家一向處得很好。慢慢想起來,我初來住在新澤西州的時候,有個年輕人開車經過郵局,順便替朋友取個包裹,遭警察逮捕,因為包裹裏頭是毒品,警察正守候取件人。所以“老美國”從不替人到海關或郵局寄物取物。
從郵局出來,鄰人說她的朋友要出遠門,可否把車子停在我院內,每月付酬百元。我忽然想起“這是美國”,我若同意別人的車子停在我家的土地上,而且接受酬勞,我要負保管的責任,她以“老美國”待我,我以“老美國”報之,立即回答說,車子可以暫停我家,我不受報酬,車子如有損壞或失竊,我不負責任。她聽了默然作罷。
晚間偕老伴請建國兄夫婦吃韓國料理,他們要離紐約赴加州轉台灣。建國兄本來學大眾傳播,取得學位,忽然改行習畫,遊學歐美,自成一家。他的畫純粹西方材料,西方風格,我看了無甚感應,但是非常尊重他的成就。他以新人類自居,與我沒有多少共同語言,事親至孝,奉母命與我交往,不甚在意“代差”。他的雙親都是受尊敬的人。
台灣有強烈台風過境,擔心災情。
與力智兄通電話,他說近來常常頭暈,黃武忠兄也“英年早病”,詩人啞弦則大病初愈,老朋友的好消息不多,為之氣沮。
八月三日 星期六
早起打開電視看台灣新聞,賀伯台風造成五十年來最大的水災,共有十七個縣市受災,台北市和台北縣都在其中,經營多年的防洪工程徒具虛名。
下午入市買了幾份報紙,屏東大橋在風雨中凹陷,阿裏山豐山村大橋一夜失蹤,南投無水無電也無有道路可以通行,許多住戶被山崩掩埋,被洪水衝走。《自由時報》以半版地位刊出一幅照片,從山上衝下來的大小石頭布滿道路田野,一望無際,重演了當年“八七水災”後我親見的景象,這些石塊下麵農田的表土一定流失了,代之以沙礫,災後將多年無法耕種。台灣以中央山脈為龍骨,山坡邊緣有狹山的土地可以耕種居住,台風帶來豪雨,山洪俯衝而下,沒有台風沒有用水,有了台風有了災情,實在無可奈何。台灣必須開發經濟,開發經濟一定破壞水土保持,開發一年比一年有成就,天災也一次比一次嚴重,這就不僅是無可奈何了。
台灣政論家說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全世界的人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就這樣“不了”,但是無法“了之”。
八月四日 星期日 陰時晴
某女士來訪,她是基督徒,受聘到佛教辦的中文學校教書,她的教會堅決反對,迫她辭職,她聽說我頗能調和耶佛之間的歧見,特來問計。
我問那家中文學校有沒有佛教敬拜的儀式,教室禮堂有沒有佛像,教材中有沒有灌輸佛教教義,答案一律是沒有,中文學校借公立小學的教室上課,教材采用台北僑務委員會編印的課本。
我說你可以去教書,教會如果幹涉阻止,他們可能觸犯了美國法律。
但是我說,如果你要顧全原有的人際關係,保持和諧,你也不能隻講法律。
最後我說,你可以問你的牧師,咱們信奉的不是獨一無二的真神嗎,隻有他怕咱們,咱們為什麼怕她?
新裝的馬桶漏水,衝水時水流緩慢無力,打電話找原來安裝的商家,對方的電話已經停用了。
紐約市政府為了節約用水,鼓勵住戶改裝一種新型的馬桶,每個馬桶補助兩百四十元。報紙廣告欄立即出現幾十家包辦換裝馬桶的新商號,他們以六十元買一劣質馬桶,花三十元雇一臨時工人,用戶得到的服務極差,然後一夕之間這些商號又全部失蹤了。
用戶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市政府申請補助,但是申請表寄出之後沒有回音,眼看截止的期限近了,委托商號代辦一周之內順利批準。
美國正在到處出現這種第三世界的作風。
八月五日 星期一 晴
中午到某教會講話,聽講者都是在職的牧師,這是他們例行的進修活動,給我三十份鍾時間。
我講“聖經對作家的啟示”,其中談到作家的身份與基督徒的身份有矛盾,他們甚感興趣。我說作家要寫出好作品才可以榮耀神,若要寫出好作品,他得對人生作出獨有的詮釋,這種詮釋大概教會難以認可。像彌爾頓的《失樂園》,但丁的《神曲》,托爾斯泰的《複活》,恐怕都不能通過牧師的審查。
再以軍人為例,一位信仰基督的將軍他得打勝仗才可以榮耀神,那麼她的言行一定跟牧師的教訓有距離,請教會包容這個距離。他也一定跟無神論的將軍不同,請讚賞這個“不同”。基督教好比一個圓形,牧師們堅守圓心,但容許拉長半徑,我說“半徑越長,離圓心越遠,但是圓周越大。”
這個教會位於鬧市之中,建築有風格,大概會有良好的發展。
八月六日 星期二 多雲轉晴
丘牧師贈我《新時代華人神學》一冊,今天先讀了“聖經對中國文化的挑戰”一章,頗感失望。
中國傳統文化與基督教義的扞挌:(一)以猶太人的祖先為祖先;(二)中國曆代祖先及聖賢的靈魂不能上天堂;(三)反對祭祖。丘牧師對一二兩點略而不談,隻主張把祭祖的宗教形式廢除,以普通的形式表示紀念,此一主張並無新意,已有人倡行於先矣。這樣做並不能解開中國人的心結,倘若他是紀念一群在地獄中受苦的祖先,有何興味?
讀《美國文化風俗》一書,發現幾條民間流行的格言可資談助:(一)雞未孵出,莫數小雞。想起候選人在競選時說的“勿在開票前計算選票”,可能後者套用了前者。(二)光棍不當媒人,有趣,其趣味隻可意會。從前我們做編輯的時候,常說當編輯的人不把文章介紹給同行,意思相同,修辭遠遜。(三)三次搬家比一次失火還糟,這話相當於中國諺語:“搬家三年窮”。(四)脫下襯衫送人(表示盡其所有),中國北方農村的說法是“脫下褲子送人”,可能因為當年中國農民尚未流行穿襯衣,以致雅俗有別。(五)談話談到十分鍾的時候停下來,就會有一個天使走過。集會時總有人發言漫無節製而又言之無物,這句話或可當做藥石,不過十分鍾仍然太長了,我在公共場合臨時發言隻用五分鍾時間,而且擬妥大綱。
八月七日 星期三 睛
全美亞太裔法律聯合會提出報告,去年仇恨亞裔的暴力事件顯著增加,該報告呼籲受害人勇於向亞美法律援助處及亞裔刑事犯罪受害人援助計劃求助。
尹相墉、袁默之一同自新州來,相約參訪僑領孟家出資經營之中華書局,此為法拉盛區第五家中文書局,位於鬧市黃金地段。
八月八日 星期四 陰時晴
今天是中國人的父親節。各國都有父親節,日期不盡相同,美國父親節定在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中國人選在八月八日,是因為“八八”的讀音像“爸爸”。說也湊巧,Mother Day的第一個音節像“媽媽”,所以此間華人社區過母親節以美國日期為準,過父親節以中國日期為準。
八月八日父親節的起源很晚,中國對日抗戰期間,上海在日本軍隊占領之下,文人雅士透過新聞界發起慶祝這個節日,暗中寓有思念中國政府之意。等到抗戰勝利,上海市各界聯合起來,請政府定八月八日父親節為全國性的節日,馬上如願以償。
美國父親節和中國父親節也是對美國華人的一道測驗題,誰家子女六月過節,誰家子女八月過節,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美化”的程度多深多淺。我忝為人父,今天吃了子女們由名店訂購的鮭魚,深有愧心。
讀陳漱意的小說《上帝是我們的主宰》,她以小說的形式否定了這個主題。我想教會說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也許可以視之為頌讚之詞,並非嚴格的事實陳述。
八月九日 星期五 晴
鬧市遇老關,小腹膨脹,腮肉下垂,英俊全失。當即邀他進路旁茶座飲杯咖啡。
他來紐約六年,綠卡有了,兒子也進了紐約的大學,一切有誌竟成,堪稱新移民之模範,但個中辛酸可與人言無二三。他漏出少許,歸來我為他作了一篇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