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常絮語(1 / 3)

日常絮語

零度寫作

作者:周玉寧

一花一世界

《華嚴經》裏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東方與西方,佛國與詩界,智慧的深度和高度竟如此相似與等同。這充分說明了這樣一點,即,我們麵對的是同一個世界,而我們關注與思考的問題都是同樣的,就是對於自然與生命本身的體悟,它的起始,它的歸途,它的燦爛,乃致它的破敗都是我們所關心的,而自然與生命的指向與意義在這兩則佛偈與詩偈中都共同歸結到了個體生命的尊嚴與永恒。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看起來是如此的脆弱與微不足道,而處於全球70億人中,每個個體實在是太渺小了。然而,具體到每個個體生命,我們哪個不是經過父母親生命精華的化育;經過了神聖的降生;經過了蹣跚學步、呀呀學語;經過了兒童期的稚拙與青春期的反叛,而成長為一個滿懷責任與義務、掌握了各種生活技能的青壯年的?男性多了一份養家的責任,女性多了一份養育子女、照顧老人的義務,具體到個體的生活哪個不是酸甜苦辣鹹齊集,精彩與落寞同現,掌聲與奚落共享;又哪個不是要經過生老病死,終歸於生命的大落幕。隻要不是智力殘疾,我們每個人都看到了這一點,都知道自然界的輪回與循環。焦慮於生命的大落幕,於是,我們每個智力健全的人都熱衷於所謂的延年益壽膏方,十全大補湯劑,養生寶典;而活得精彩、活得生命質量高則是更高的追求,每個人都忙於青春永駐、忙於周遊、忙於美食華服,忙於聲色享樂,忙於自我誇飾。古羅馬時期的貴婦人為了保持美貌就已經用鮮花和牛奶沐浴,現今的普通婦女則擁有商家出售的各種材料的花香沁人的浴液和浴鹽,在物質還不算很富裕的古代社會,古羅馬的貴婦人稱得上奢侈,而名目繁多浴鹽浴液對現代婦女來說則已屬平常消費。追求奢侈可以說是人生命的本性之一,隻要不走上極端,也可以成為促進人類物質發展的一種動力。隻是極端的例子也有,如16世紀的匈牙利女伯爵“血腥瑪麗”,竟極端到喝少女的血、用少女血洗滌身體來保持美貌的殘忍冷酷境界,不要說美貌了,提起來都讓人恐怖,這種虐殺別人的人沒有美貌可言,隻是嗜血的惡魔。無論如何,追求自我的生命滿足是不能以犧牲別人的生命為代價的,而在生態主義盛行的今天,人類的生命滿足甚至是不能以犧牲自然界的生靈為代價的,比如,皮草雖美但不能是野生動物的皮毛製作的,隻能是人工飼養動物的皮毛製作,否則,再美的美女穿上它也就成了殘殺野生動物、破壞自然生態的凶手了。我們愛自己,喜歡自己的生命完成,但我們不能虐殺別人、也不能毀壞自然。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自我的修為,成為有靈性的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說明人類對於自我的滿足已經有了理性,人類的優秀分子已經思考了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無節製的欲望的閾限,而提出了人類全體的共同規則。

尊重自然、尊重他人是人類共有的規則,而對於個體的生命過程來說,生命的綻放以致衰敗的整個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應當珍視的,對於同類來說,雖然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個體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每個個體都在與同類意會著相同、分享著差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我們如何體悟自我生命完成的愉悅,並與他者分享這種愉悅其實是需要智慧的,愛自己並愛他人以及世界是需要胸襟與抱負的,而在自我生命完成的過程中如何享受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技巧與技能,而我們大多數的人在起始的階段是懵懂與模糊的,是揮霍著時間與精力的,而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效率與享受愉悅,也是人類一直在思考的,各有說辭而已。

人生的俗與不俗

人生的俗與不俗是個不太好界定的問題,一般人飲食男女、工作生計、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生老病死,忙碌而又辛勞的一生,看上去普通而又俗氣;精英人物揮斥方遒、馳騁萬裏、萬人仰慕的一生,看上去瀟灑豪邁、風流千古而又不俗,這似乎已經將俗給了一般人、將不俗給了精英人物,人生的俗與不俗是否就是這樣界定的呢?

對於一般人來說,生存的壓力其實相當大,求學時有學業競爭的壓力,就業時有競聘的壓力,工作後有升職、工作業績的競爭,青年人有擇偶成家的壓力,中年人則有撫育子女、孝養老人的責任,辛苦奔波中,不知不覺就走入了人生的晚年,這時子女成人、長輩謝幕,工作卸去,可以瀟瀟灑灑地活自己的了,隻是這時自己已經滿頭銀發、齒落目花、腿腳不再靈便,想吃的吃不了、想玩的玩不了,自己也要走向暮年了,人生漸成回憶、多少遺憾與愧悔都化作了一縷思恨、多少佳辰美好都幻成了一抹思緒將隨著自己生命的落幕而消散。普通人的一生,是辛勞與責任、是奔波與壓力,是想要得到與不能得到,是局限與無限的較量,是平凡與永恒的競爭;是雞零狗碎,是鍋碗瓢盆,是磕磕碰碰,是懊惱與歡笑,是失望與驚喜,是欲望與局限,也是想往與希望的一生。誰不是滿懷著希冀走向人生的舞台?誰不是在這舞台上哭哭笑笑、打打鬧鬧、正劇與調侃、得意與狼狽同現地匆匆走過?這樣的一生會因為沒有炫目的成功而顯得俗嗎?並不都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