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國,帝城。

雲錦三十七年,慶帝二十歲登基,在位已有三十七年,年事愈高,愈發信奉通玄之術,派遣大量人力尋找長生之道,遍尋未果。

導致國庫空虛,慶帝下令提高稅率,百姓間哀怨不斷。

……

九皇子清和跪在大殿中央,一身被血浸染的黑色戎裝,神情疲憊。

“稟父皇,兒臣幸不辱命。離府上下一百六十七口,當場斬殺反抗者四十七人,捉拿一百二十人,無一遺漏。”

慶帝閉目養神,隻是點了點頭。

“起來罷。”半晌後,他緩聲說道。

大殿中很安靜,隻有九皇子起身時身上佩劍相撞的聲音。

離府上下一百六十多口,一夕之間竟全部鋃鐺入獄。

可憐離老將軍一生戎馬,忠君為國,隻因那妖道一句話,便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這,這莫不叫人心寒啊……

“陛下,老臣有事稟奏。”靜默間,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從群臣中走出,高舉著手中的奏章。

“郭太傅……”

“太傅莫要衝動啊!”

人群中低聲有人勸阻。

“老臣自知年事已高,頑疾纏身,恐不能為陛下除弊分憂了。懇求陛下準許老臣告老還鄉,歸隱山野安度晚年。”

太傅說完話後,朝野上下一片寂靜。

“嗬……”慶帝翻看著侍者遞上來的奏章,輕聲一笑。

殿下的眾臣更是大氣也不敢出,埋著頭,一會兒偷瞄一眼慶帝,一會兒偷瞄一眼太傅。

“太傅說要歸隱山野才能安度晚年,難道朕偌大的帝城就沒有你的一席之地嗎!”慶帝說著說著突然提高音調,將手中的金色奏章摔到殿下。

“陛下息怒,老臣絕無此意。”太傅顫巍巍的跪下。

一眾大臣也跟著跪下,“陛下息怒!”

“父皇請息怒,兒臣以為……”九皇子清和站出來欲為郭太傅辯說幾句,誰知剛開口便被打斷:

慶帝揮袖,講桌案上的奏章盡數掃下有幾本竟狠狠地打到了九皇子的臉上,雲清和的臉上很快就高腫起一塊。

“陛下,老臣去意已決,還望陛下恩準!”身為雲清和的師傅,自然是不忍心看自己的弟子受苦的。

郭太傅伏跪在地上,大有“慶帝不答應他他就長跪不起的意思”。

“好哇,你們一個個的都逼朕!”慶帝站起身,向前走了一步,怒指著殿下的九皇子清和和郭太傅,臉色漲紅,“朕,朕……”

話還未說完,隻見慶帝的身體好似脫了線的木偶,徑直向台下跌去。

九皇子想要上前去扶住他,卻也來不及了,慶帝狠狠地摔下了高台。

“陛下!”

“父皇!”

眾臣驚呼。

“太醫,快傳太醫!”九皇子衝著僵站在一旁的侍者吼到。

“快去請國師大人!”侍者中有人喊道。

“這,這……”那侍者看了看左右,不知如何是好。

“都去請來!”九皇子說道。

“是,是。”

“殿下莫急,太醫馬上就來了。”一旁的郭太傅勸慰道,聲音略微哽咽。

“太傅……。”九皇子抬頭看著身前的老者,後者眼眶中竟蓄滿了淚水。

“是啊殿下,陛下定會沒事的。”一旁的大臣也紛紛勸導,“先將陛下扶回乾清宮吧。”

……

離歌國,雲錦三十七年七月,慶帝病重,臥床不起,經追查病因為服食了國師進獻的毒丹。

同年九月,慶帝逝世於乾清宮,太子清楓即位,改國號天煜。

封其胞弟清玄為玄王;封九皇子清和為靖袁王,賜無瀾城封地。

天煜一年,北方亦淩國大舉進犯,靖袁王雲清和主動請纓前往北疆禦敵。

自此,北疆紛爭不斷,戰火連天,局勢動蕩。

離歌國內,百姓不得安寧,大量流民湧進帝都,新帝下令各城郡開倉放糧,以解燃眉之急。

------題外話------

沒錯,就是我,我清玄又回來了,從頭構思了一下這個故事,大綱不會改,但細節會有一些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