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神秘古畫(2 / 2)

等餘老看完之後,宋雅怡也緊跟著上了手,這個自鳴鍾看造型確實是清代出品,自鳴鍾上的紫檀木木質非常好,看紋理就知是百年皇木所製,上麵雕刻的花紋雕飾為福祿壽喜,寓意吉祥如意健康長壽,是清代常用的一種花紋雕飾。在紫檀木下方還雕刻了“嘉樂堂”三個篆書字體,自鳴鍾裏麵的指針都是由白玉製成,而且屬於質地上乘的羊脂白玉,沒有一絲雜質,散發著一種羊脂玉所特有的溫潤之感。

宋雅怡將右手探了過去,果然從手心傳來了熱度,從紫檀木到裏麵的羊脂玉都透出靈氣,大概因為是嘉慶年間的東西,所以靈氣並不充裕,但是宋雅怡可以肯定的是,這東西的的確確是嘉樂堂裏的東西。

宋雅怡手指撫摸著自鳴鍾的表麵,入手溫潤光滑,包漿不算厚,但是十分的大氣,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連一點刮痕都沒有,可見擁有它的主人十分愛惜。這樣的東西,無疑是一件大開門的東西,宋雅怡雖然沒有見過其他清代的自鳴鍾,但是她也知道,這樣的東西定然價值不菲,肯定不止區區五十萬。

見宋雅怡走了下來,餘光華也沒說話,隻是機不可察地頷首,大概是在告訴宋雅怡這東西是真的。不過最後叫價的時候,兩人都沒有開口。雖然這東西是真的,但是價格不低,果不其然,最後這東西被人用三百七十萬拍走了。

第一件東西就是這樣大開門的物件,讓在場的人都有些激動。不過這些人高興得太早了,洪四不愧是商人,用一件大開門的東西刺激了買家之後,後麵緊跟著上來的幾樣卻都質量平平,不是贗品就是民國的東西,沒有什麼多大的看頭。

“下麵的東西是組圖,一幅為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另一幅不知出處,這套組圖的底價為三萬。”洪四將一個托盤擺在了台上,裏麵兩幅畫卷成了卷軸,他將那副《千裏江山圖》畫軸鋪開舉起來讓在座的人都能看清楚。

王希孟是一代畫匠,雖然英年早逝,傳世的畫作不多,但是《千裏江山圖》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千裏江山圖》景物繁多,氣象萬千,構圖在疏密之中尋求變化,氣勢連貫,實在已經是極盡匠心,當年王希孟畫法以批麻與斧劈皺相合,表現山石的機理脈絡和明暗變化極為細膩。

盡管台上的這幅《千裏江山圖》無論從布局意境還是工筆描繪精細程度都臨摹得非常像,可以說把王希孟的這幅畫的精髓都把握得非常到位了,但是隻要是懂一點宮廷古畫的人都能看出來這幅畫是贗品。

不說洪四能不能弄到真跡,隻說這幅畫所使用的畫絹就有問題,真正的《千裏江山圖》是由卷本繪製,使用的是當年浙江嘉興宓家所製一種宓家絹,這種絹紙質地勻淨厚密,為宮廷畫匠專用。但是眼前這幅畫所用的絹紙,一看就是劣等質地,而且古絹年代久遠,裝裱之後,無複堅韌,這幅畫年代也差得太遠,應該是隻有幾十年的光景。

絹紙還不是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隻要明眼人就能看出來這幅畫的真偽,《千裏江山圖》的真跡上有當年權相蔡京的題跋,但是這幅畫卻沒有,所以一眼看過去,雖然這幅畫意境恢弘壯闊,但是總歸會讓人覺得差了點什麼東西。

這幅畫展出來,不少人都露出了失望之色,他們都是眼光銳利的人,這樣的畫根本糊弄不了他們,別說三萬,就是三千也沒有人要。

洪四自然知道他手裏的這幅畫是贗品,不過黑市拍賣一般是不會直接告訴買家這是贗品的,真真假假全憑買家自己判斷。

見沒有人上來看,他也不惱,放下手中的仿品,又將另外一幅畫展開。

“這幅畫是連剛剛那副《千裏江山圖》一起收上來的,因為不知出處,所以這幅畫算是剛剛那副《千裏江山圖》的添頭,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來上手看看,說不定可以撿個漏。”

洪四這話自然是讓在場的所有人嗤之以鼻,想在黑市拍賣上撿漏,這不是癡心妄想嗎?基本上有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黑市方的鬼話。

洪四手中的那幅畫緩緩打開,大家幾乎是抱著看笑話一般的心態看著那副古怪的潑墨圖,這幅古畫和之前的《千裏江山圖》全然不同,全場約為兩米長,六十多厘米,但是上麵所繪的東西,卻讓宋雅怡的身形瞬間僵住,久久回不過神來。

她呆愣愣地凝視著那幅畫卷,眼神中有震驚有疑惑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