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很不錯,什麼都很漂亮。之前的自助旅行是舒靜選擇這裏的原因。
澳大利亞人喜歡周末開遊艇出海或海邊釣魚消遣時光。
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麵積比國土麵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蠔、牡蠣等。(對於喜歡海鮮的我很適合)
澳大利亞大堡礁海底世界很漂亮,讓人很深刻。
總之,海洋是舒靜喜歡這裏的條件。
還有阿德雷德,阿得雷德大學是全澳洲第一間成立音樂藝術學係的大學,也是第一所教育女學生男女平等觀念的學校。喜歡大提琴,舒靜需要為自己的大提琴找一個比較不錯的環境,即使自己不是音樂藝術學係的學生。中國在這裏的留學生隻有十幾個,舒靜認識到的也就那麼幾個。
這裏的建築能讓人浮想聯翩,能讓人不由自主。
讓人害怕和恐慌的地方同時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會是懷念會是緊張和不安。那是舒靜生活十九年的地方,讓舒靜惴惴不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渴望和焦慮,還有保護自己的馬甲。沉默和獨來獨往是舒靜在那個地方的生活方式。特別親近的人隻有一個,也是唯一會想念的。
是啊,都決定重新開始了,就不應該回想過去。
你是一個勇敢的坦蕩的人,
卻這樣的小心翼翼生活
大提琴的四根琴弦,第一根琴弦a弦,發音華麗,富於歌唱性;第二根弦d弦,音色朦朧;第三、第四根弦,g弦c音色低沉響亮。它便於抒發安寧的心境,也能夠體現內心的激動,總的說來,它主要是一種旋律性樂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聲音能代表自己內心的聲音。喜歡的就是這四根弦,美妙的聲音。
陽光很明媚,伸出手想要抓住太陽,卻發現陽光被自己的手遮住了。嗬嗬,喜歡的東西還是繼續擺放在那裏一起分分享。
我在這裏靜靜懷念。
我們如同不曾認識甚至害怕認識,不會用力的擁抱,不會互相嘲笑,也不會會心一笑。我們都不知道那時候的我們去了哪裏?我想把它找回來,可是我辦不到。我辦不到,你更不會想要去找回來,是吧!那麼親密的朋友那炙熱的友情會是現在這樣?
很多時候喜歡把心情寄予音樂的人不是不會表達自己的心情,隻是認為沒有什麼比音樂更能傾訴了。大提琴作品最出名的是巴赫大無和德沃夏克協奏,舒伯特的大提琴奏鳴曲才是靜舒最愛。舒伯特大提琴奏鳴曲作於1824年,原本是為一種吉它形大提琴和鋼琴而作。這是一部十分優美的樂曲,不時出現憂鬱的旋律,卻更顯得典雅。如今.這首奏鳴曲已經成為大提琴家們的必拉曲目,此曲無論從音色變化到技巧演繹都堪稱一流。在鋼琴的親切映襯下,大提琴散發出幽遠沉思的韻味.顯露出一派輕鬆優美的氣質。正是這種氣質才使此曲得以流傳。越是喜歡什麼樣的曲風越是代表想要什麼樣類型的生活靜舒住的小房間漫漫地流瀉著音符,沉沉靜靜。
而有一個人每天都會經過這裏不知不覺地被曼妙的音樂吸引,然後停下車聽一會琴聲再回家,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這個琴聲吸引,這琴拉得並不是非常好至少以自己算得上專業的角度來講是這樣的。
靜舒依舊默默地拉著大提琴,麵無表情,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可是越是這樣想越是難以投入。倒是最後越拉越快知道手臂酸痛了才一下子停了下來。閉著的眼睛慢慢睜開,汗也滴落在琴上。
“最近好像老是有人偷窺著我們這兒好像,經常我出門都能看見一個男孩,黑頭發,黃皮膚,應該是你們中國人”凱娜知道靜舒不會回答還是習慣把話說出來,這樣的雙方也不會感覺奇怪。好朋友的境界就是你不說話我不說話我們都不會感覺到無聊,我說話你不說話這樣也不會感覺到尷尬,因為我知道你在聽。你說話我不說話這樣我們也不會感覺到呱噪,因為我知道你在和我分享。
靜舒慢慢停下來,睜開雙眸。“中國人?”也許是異國的孤獨,一丁點關於祖國,靜舒都會很小心的記住。
“是啊,應該也是我們學院的。你在圖書館時候我約你吃飯時候也經常碰到他,舒,你一人回來時候可要小心點。”說完凱娜還在靜舒嫩嫩的小臉上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