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H-19直升機(2 / 2)

這架直升機還參與了深入敵後運輸一架墜毀的MiG-15的部分殘骸的任務。測試的結論是令人鼓舞的:H-19由於其寬大的機艙,和較遠的航程,以及在山地的優良機動性和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的起降能力,非常適合用於人員營救和人員後撤。但是,由於其在低海拔飛行時機身顫動非常厲害,試飛員得出該型機不適合用於戰術控製任務。

在朝鮮戰爭的最後幾個月,量產的H-19參與了許多物資和人員的運輸行動,在停戰之後,還執行了交換戰俘的行動。總之,H-19在朝鮮的表現是令人滿意的,因此空軍和海軍都打算在其基本型上加以改進。

UH-19同樣使用三葉主旋翼,全金屬雙葉尾旋翼。從A型到C型都使用單台普拉特惠特尼550馬力的R-1340-57引擎,D型改用700馬力的寇蒂斯懷特R-1300-3D引擎。

海軍陸戰隊的“契卡索人”被稱為HRS-1,51年開始投入朝鮮戰場,共生產59架,52年,68架升級的HRS-2型被運到朝鮮。在朝鮮戰爭結束的前後,HRS-3也來到了陸戰隊,不過僅僅在停戰時期執行了一些任務,沒有執行戰鬥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陸戰隊使用這些HRS進行從航母上發起空中突擊的演練,即直升機搭載士兵和裝備,分批從航母上起飛,直達攻擊地域卸載人員和裝備,達成行動的突然性。諸如此類的演習,催生了專用的直升機突擊航母。

56年,西蒂斯灣號(CVE90)護航航母被改裝成突擊直升機航空母艦CVHA1。HRS注定要在軍艦上度過他們最後的軍旅生涯。1957年,伴隨著新的突擊直升機母艦的下水和專用兩棲攻擊艦LPH設計的開始,HRS逐步從陸戰隊淘汰。

海軍的H-19被稱為HO4S,其中HO4S-3除作為通用運輸直升機之外還可以裝備一枚魚雷執行反潛任務。HO4S-3裝備一台800馬力的懷特R-1300旋風7引擎,部分HO4S-2通過引擎升級改裝成為HO4S-3。

HRS-3和HO4S-3作為搜救直升機在航空站一直使用到六十年代,HO4S-3還曾作為海軍的教練機。與陸軍的型號一樣,HRS和HO4S最終統一為H-19係列。其中HRS成為CH-19Es;HO4S-3成為UH-19F;海岸警衛隊的HO3S-3G成為HH-19G,和空軍和陸軍的“契卡索人”們一起組成了H-19係列的大家庭。

UH-19在1963年開始退役,CH-19E作為搜救和通用直升機一直服役到1969年,HH-19G於1966年從海岸警衛隊的搜救直升機隊伍裏退出。在海軍的H-19全部退役時,仍有不少改裝了渦輪軸發動機的“契卡索人”在陸軍和國民警衛隊裏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