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那全場的議論聲,其中還夾雜著的噓聲,那些帶隊的領導們趕緊在一起搓商了一下,決定把摻雜在其中的研究生給派出去了,希望能早點結束這個比賽,好保全自己學校的名聲。
隨著這些真正的高材生上場出題,場麵一下子就開始緊張了起來,陳氏公司方麵也沒有了先前的那樣隨意了。
碰上那種需要多種小學科知識的題目時,還會幾人聚在一起討論一下,才會上去答題,甚至還出現了幾個人輪流上去答同一題的現像。
到了快中午時,那分數還是處在膠著狀態,雖然這都快中午了,但是在觀眾席上觀看的人卻沒有感覺到不耐煩,反而是在那看的興致勃勃的。
雖然其中的很多題目和自己的專業不搭邊,但是光看看那休息區的討論和那些領導模樣的表情就很意思啊。
中午吃過送到賽場的盒飯,隻是稍稍休息了一下,又開始了出題,下午的題目就不再是純學術性的,而是轉向了動手實踐類的了,看到終於有人忍不住出了這樣的題目來,謝濤也走上前來。
“各位選手,請把你們準備的實踐類的題目一起顯示出來吧,這樣也好統一安排車子和評委,又不防礙下麵的比賽。”
隨著一個個參賽人員和評委離開賽場,現場的觀眾又開始了各種猜測了,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次陳氏的人要開始丟分了,畢竟有那麼多是中專畢業的,而像這種學校的實驗室大多都是擺設,不可能給他們太多的動手機會,還有那些大一大二就綴學的,也是沒有多少動手經驗的。
但也有少部分人卻持相反的觀點了,認為這次恐怕要讓各個學校的很多學員無法得分了,隻看陳氏公司員工的談定神情就知道結果了。
在接下來的學術題中,眾選手都把壓箱底的東西出抖露了出來了,特別是高校一方,經常為出誰的題而在那小聲的爭吵。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高校一方竟然在慢慢的落入下風,特別是在後來的幾道工科的題目中竟然屢屢出錯,這比分一下子就拉開了,這一進一出下來,就相差了十多分的差距了。
看著這相差的十多分,那些帶隊的領導們臉色是黑的發亮了,但是也沒有辦法去責怪自己帶來的人。
沒有看到上麵的評委們也是在他們的講解下才判定贏的嗎,說明這幫子家夥出的題目已經是超出了一般的學術範圍了,而是在探索其本質了。
隨著陸陸續續回來的參賽人員和評委,場中的比分拉的更加的大了,竟然已經相差了二十分以上,在這些實踐動手的題目中,學校聯隊又出現了丟分的現像。
直到離開的參賽選手都回來後,陳氏公司隻要保持不丟分,再得10分就可以結束這場比賽了,而高校隊那還隻是可憐的67分,和那90分處於一起是那樣的顯眼和刺目。
在夜幕快要降下帷幕的時候,這場比賽終於落幕了,陳氏公司以100:85戰勝了高校聯隊,實現了以100多人挑戰1000多人的偉大目標。
在陳庸帶著二女離場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起的觀眾,在那不斷的責罵那些參賽選手來,這實在是太丟他們這些名校師生的臉啊,不光是在人數占優,而且在學曆上也占優的情況下,還是15分的差距落敗給了一群雜牌軍,這是在當麵打臉啊。
看著這有點混亂的場麵,陳庸也沒有去和公司的員工們彙合,隻是遠遠的做了一個勝利加油的手勢,就護著二女離開了。
在回到家吃過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時,陳庸就格外注意起瀘上台來了,想知道這事的影響,好早點做出相應的對策來。
到了瀘上本地新聞時,前幾分鍾還是和往常一樣的是政府的動態新聞,這些陳庸就是不怎麼關注了,過了這段時間後,陳庸就集中精力來注意了。
“各位觀眾,今天瀘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了教育界的大事,一個私人小公司組織的一場學術擂台賽在瀘上落幕,以100:85的優勢戰勝了各大高校組成的團隊.....”
陳庸看著那在侃侃而談的播音員,還有那隨後的訪談,高校方麵全體拒絕了采訪,而公司的那些員工雖然是接受了采訪,但是左一句這是公司機密,右一句無可奉告,也把一眾采訪的人員搞的沒有脾氣。
最後這播音員來了這麼一句:“通過這一次的擂台賽,也可以從中看出來,現在的教育界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了,這需要我們來好好考慮未來的教育方式了,下麵我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