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清平:做原創老靈魂(1 / 2)

張清平:做原創老靈魂

人物

“我們認為懂生活和會生活是不同的,有夢最美,但現實生活往往讓大部分的人忘了年輕的時候編織的美夢,夢不可以實現嗎?我認為是可以實現的。夢可以分為有形和無形的構成。有形是什麼?我認為是空間中的部件組合成的氣氛。無形是展現在空間中的感動,而成為了一種氛圍。所以意境除了視覺上的感受以外,它還有嗅覺,還有聽覺,其實這都是氣氛不可或缺的元素,當然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互動的感覺。”

對自從1988年創立天坊室內計劃有限公司以來,張清平便一直以“Simple Gorgeous”(素樸而華美)的設計風格來詮釋新東方人文情懷。即使是在他個人的身上,這種東方情懷也明顯地呈現出來。潔白的中式立領搭配透亮的金絲眼鏡,仿若徐誌摩時期的詩人。

設計上,張清平是以傳遞東方美學為任務,而出發點有別於傳統對東方圖騰式思考的創作概念。他的每個室內設計作品傳達的是簡斂素樸,以一種極致精簡材質的選擇態度,將人文主義的內涵貫穿於空間每一個角落裏。華美則是空間不經意流露的本色,透過工藝雕鑿的細膩精神將傳統美感以符合現代人口味的方式傳達出來。

老靈魂再設計

在獲得艾特獎采訪時,張清平說道:“中國能看見全世界風采的當下,我想設計者們更應思索,如何讓全世界看見中國的設計。中國的設計師將以怎樣的實力去改變世界?不隻是引入西方科技、建築造型炫目的事物,而是應當思索如何在自己的設計裏,保留本土化特色,同時又能對那些與人們有共同符號的連結加以創新以創造熟悉感,並增加新意,使其符合與時俱進的時代需求,做最在地的原創,以及東、西方世界都熟悉的老靈魂。比如東方蒙太奇,解構龍的DNA,將古代智能現代化,西方設計中國化,中西合並國際化等,用設計給世界帶來新的感動與新的希望。”短短幾句卻強烈訴說了當代優秀設計師的責任與擔當。

五行演繹

當張清平談到自己的設計理念時,也透露著古色古香的素樸之美,他首先提出了五個“五”,即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平衡與循環的科學思維;五藝:琴、棋、詩、書、畫,代表豐富且親近的藝術陶冶;五常:溫、良、恭、儉、讓,代表體貼且良善的美德:五感:視、聽、味、嗅、觸,代表細膩的質地,喚醒所有的感官;五美:慢、靜、菩、簡、雅,代表極美的生活態度。

理念如此,設計作品也同樣耐人回味。不管是曝光率頗高的“雲硯”所展現的東方美學,還是“龍的DNA”中的酷炫造型,抑或是“國民院子”中的文化交彙,都是張清平秉承自己的設計理念多年堅持的碩果。

理性&感性

在張清平看來,設計必須兼具理性機能與感性魅力。所以設計不僅要體貼身體,同時也必須考慮視覺與心靈的需求,讓留白而產生的空間感,襯托出環境的質感。隱藏式、有效的設計,能有效解決現代生活困擾,簡化空間在整理使用上的實用機能,並且賦予空間開闊的美感。空間規劃必須完善、安全、合理,包括節省能源與空間的合理與妥善運用,這些都是成為經典住宅的基本需求。

Space:“台灣設計”素來是很多內地設計師所推崇的榜樣,您如何理解“台灣設計”,“台灣設計”在您看來有哪些特點?台灣的設計發展曆程是怎樣的?

張清平:我個人的觀點是台灣設計傳達一種悟性。功能上直截了當,但是設計的故事性與內涵傳遞上更富詩意,擁有更開放的觀點,因此風格呈現上能具備全球性的溝通力。

Space:地域環境對人的影響很重要,對於設計師而言,可能反映在其作品上,您覺得台灣設計師的作品具有怎樣的共性?

張清平:我十分欣賞台灣設計者深度發掘文化與解讀世界時尚的專業能力,透過這些專業與努力,發展出豐富的精致的台灣設計。每一個項目都有內蘊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智慧,台灣設計者以自身的專業將這些內蘊的元素轉化為充滿細節的設計,同時也創造出更適合台灣人的生活方式。

Space:中國台灣很好地保留了很多中國傳統的元素,您是怎麼看待傳統文化與室內設計之間的關係的?在您的設計作品中,對於傳統文化上您持怎樣的態度?

張清平:越全球化的當下,反而要越有在地化精神,更重視自己的民族特色與質感。不為刻意迎合中國或全球的市場,而是以一個設計者的責任角度,創造一個藉由設計作品所反映當代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