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一死,兗州群龍無首,這時曹操的部將陳宮建議曹操乘機接管兗州。於是,曹操派人去兗州勸說眾官吏接納和擁戴曹操做兗州牧。最終兗州眾官員鮑信等人同意了此舉。鮑信和兗州治中萬潛等人親自去東郡迎接曹操前來做兗州牧。這時,青州黃巾軍已經到了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曹操親自帶兵與青州黃巾軍在壽張交戰。當時的形勢是:青州黃巾軍有30多萬人,久經戰鬥,士氣正旺;而曹操隻有幾千人的隊伍,雙方力量對比,曹操明顯處於劣勢。曹操與鮑信等人率步騎千餘人到前沿陣地視察,一直來到黃巾軍營地,結果被黃巾軍發現,曹操倉促應戰,死了數百人,多虧鮑信等人力戰,才使曹操得以衝出重圍,逃回駐地。曹操回營後,整頓隊伍,設下埋伏,再次和黃巾軍展開決戰,經過連續幾個晝夜的戰鬥才將黃巾軍擊退。
此時的青州黃巾軍,雖然作戰勇猛無比,但卻麵臨著一係列嚴重的困難。黃巾軍經過公孫瓚的不斷襲擊,喪失了許多輜重財物,使黃巾軍的補給發生了困難。另外,起義軍的根據地青州,被袁紹的部下臧洪占據,臧洪對黃巾軍采取了竭力鎮壓的政策,這就使得黃巾軍男女百餘萬人口不可能再回到根據地去定居,從事安定的生產和生活,隻好隨軍移動,給養的嚴重缺乏就成了大問題。曹操就抓住了農民軍的這一個弱點,指揮將士不與黃巾軍展開正麵作戰,而是乘機間隔性地襲擊起義軍,以此來困擾黃巾軍。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巾軍一麵向濟北退卻,一麵給曹操發出一道檄書,說:“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勸說曹操不要“迷惑”,不要和黃巾軍為敵。曹操將計就計,對於正處在困境中的青州黃巾軍進行誘降。雙方一邊交戰,一邊談判,經過幾個月的談判、醞釀,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天,這支強大的山東農民武裝終於在曹操所謂的“寬待”條件下接受曹操的收編。曹操收編了黃巾軍30餘萬人,男女百萬多口。曹操從其中選拔精銳,重新進行編製,號稱“青州兵”。從此,“青州兵”成為曹操的主力部隊和他爭奪天下的工具。這支軍隊在以後曹操進行的統一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到此為止,轟轟烈烈的山東黃巾農民革命運動也宣告結束了。
摘引自《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