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最後一台機甲(中)(2 / 2)

<\/p>

\t這裏是第七機甲倉庫——一間高200米、長寬500米左右的永久型半地下工事,由幾十個防空洞竄連接通後完成,內壁由純金屬構造,外牆還用磚混結構加以偽裝,看上去就像一幢普普通通的大樓。

<\/p>

\t雖然占地麵積比破碎穹頂基地小得多,但工程師可以肯定它絕對結實。

<\/p>

\t和破碎穹頂裏的那六個機甲倉庫不同,這裏位於破碎穹頂後方幾公裏處,在香港城駐軍營地附近,主要用於調試和整改新型機甲。所以這裏並沒有那邊熱火朝天的敲打與切割之聲,第七機甲倉庫的地麵上擺滿了各式圖紙與電腦機箱,這裏相對安靜一些,來來去去的大多都是衣冠楚楚的工作人員。當靜下心來,一陣陣主機運行的‘滴滴’聲倒是不絕於耳。

<\/p>

\t而在這個機甲倉庫的正中央,正屹立著一尊異常巨大的鋼鐵身影——毫無爭議,這就是第七機甲倉庫的主角了。

<\/p>

\t他像小山這麼大,傲視全場,足足有170米高!

<\/p>

\t雖然它全身上下都被用帆布製成的黑色布片緊緊包裹,但從外觀上就能一眼辨認出他那類人的外形,而且在正前方,帆布上還用白色的油漆刷了幾個異常刺眼的大字。

<\/p>

\tBA(Battle Armor)-000

<\/p>

\t北京

<\/p>

\t……

<\/p>

\t沒錯,眼下,赫爾曼·戈特利布博士正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一台八代機甲,北京,進行最後的編程與整改工作。

<\/p>

\t6個月前,這台機甲在常州組裝完畢,然後花了近20天的時間才把這家夥從常州運到香港。從‘北京’到達的那天開始,戈特利布的工作組就連續奮戰一百多晝夜,試圖用最快的速度讓這個大家夥動起來。

<\/p>

\t原本赫爾曼計劃在7月7日左右能完成所有調試,但可惡的是6月底發生的那場太陽風暴完全打亂了他的設想。太陽風暴毀掉了許多電腦和數據,而且後來為了維持破碎穹頂基地的正常運作,第七機甲倉庫的電力被中斷六個小時,赫爾曼和他的工作組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恢複進度。

<\/p>

\t而令赫爾曼大為火光的不僅於此——

<\/p>

\t據機甲故障自檢係統顯示,‘北京’的內部竟然有組件損壞了!

<\/p>

\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