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前夜(中)(2 / 2)

<\/p>

\t首先是配合意識薄弱,機甲們總喜歡各自為戰,這點蔣天正自己也心知肚明,駕駛員太年輕了,缺乏必要的經驗,而且隨著怪獸襲擊變得愈發頻繁,他想要組織幾場像樣的團隊演習也變得困難重重。

<\/p>

\t蕭煌認為香港機甲部隊的當務之急就是訓練團隊意識與團隊凝聚力,單個駕駛員的駕駛水平、格鬥技巧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增強,但團隊意識和凝聚力的培養卻較容易,別的不說,至少能提升部隊總體戰鬥力。

<\/p>

\t第二點就是臨陣對敵時各個駕駛員表現出的戰鬥力水平參差不齊,差距過大。

<\/p>

\t在私底下,駕駛員們的差距可能不大,但在戰場上就完全不一樣了。戰場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瞬息萬變,能把一個人的優點無限擴大,也能把一個人的缺點無限擴大,假如在某個時間,你的表現出現一丁點差異,那很可能就會迎來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p>

\t所以,蕭煌決定對潛力巨大、但最近幾次戰鬥中卻表現平平的駕駛員進行重點栽培,比如蘇率夏……

<\/p>

\t用蕭煌的話說,蘇率夏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小夥子,他的想法夠多,很富有創造性,但由於文化水平低,他的思維能力比較欠缺,做事缺乏深思熟慮,而且在戰鬥中主觀能動性也較差。

<\/p>

\t蕭煌相信隻要克服了上述幾點缺點,蘇率夏的戰鬥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到時候,不說第二個林音吧,蘇率夏變成第二個張文虎還是綽綽有餘的,他也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將才。

<\/p>

\t為此,他還特地向蔣天正請示,點名借了幾個人來幫助他進行訓練,他說,演一出戲的效果也許會比直接了當的訓練更好。

<\/p>

\t因材施教,因地製宜,這一直是蕭煌所貫徹的理念。

<\/p>

\t……

<\/p>

\t“真是辛苦你了……”蔣天正抱歉地歎道。蕭煌在百忙之中還要抽空訓練駕駛員,蔣天正對他的敬佩愈發加深起來。

<\/p>

\t“哪裏哪裏。”蕭煌笑著擺擺手,“你知道的,我很早以前就是演員,順便幹幹老本行而已。倒是元帥,行軍路線你們確定了嗎?”

<\/p>

\t“還沒有……目前我們幾個大國還早斡旋之中。”說到這,蔣天正又變得憂慮起來。

<\/p>

\t這個選擇涉及的因素太多,使他不得不謹慎相待。

<\/p>

\t“拖得越久,形勢會越糟糕……”蕭煌提醒道,“盡快決定吧,以免夜長夢多。”

<\/p>

\t

<\/p>

\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