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雲變(1 / 2)

隆盛二十年,秋,我漸漸忘記了暮春時的擔心,每日與素琬在府中請來的夫子那兒學習詩書,雖然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父親母親卻並不這樣認為,身為高門女子如真是文墨半點不通恐怕也太說不過去了,多讀些書也能讓人聰明機智些,日後自然是有好處的。除了日常的詩書和女紅的學習,母親還常常來教導我彈琴,年輕時候的母親才華出眾,尤其是彈得一手好琴,當真有些“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感覺。而她與父親也因琴而結緣,二人感覺深厚,一直舉案齊眉、相近如賓。我以為我的生活會一直如此安穩不變的過下去,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年竟是我最後無憂無慮的日子……

入冬了,天氣一天天的變得寒冷起來,外麵白色也越來越多了,在外麵行走冷風吹得人瑟瑟發抖,這樣陰鬱的冬天令我的心也寒冷起來,不知為什麼總是這樣的冷。未出幾日,宮中傳來消息,齊王突然病倒,滿朝文武錯愕不已,百姓們也議論紛紛,雖然太醫們費盡心思的醫治卻毫不見起色,藥石怎麼也擋不住這位垂暮老人走向人生盡頭的腳步,不過十日,宮中就宣布,齊王駕崩,大齊子民致國喪,舉國不許穿鮮豔顏色的衣著。宮中也隆重的操辦著先王的喪事,但人人的心思卻不在喪禮上,人人都在盤算著先王過世哪位殿下可以登上齊王的寶座?自古是人走茶涼,舊的主子已經離世,活著的人生活還是要繼續的,甚至可以說,活著的人更加考慮的是自己的官位與榮華。那麼,成功成為擁立新齊王的功臣自然是大臣首先要操心的大事了,宮裏的人都眼巴巴的看著,希望自己能看出什麼呢風頭,以期能夠跟對主子,成為新王股肱之臣,能夠榮寵不衰。先王一共有八子,除了早些年夭折的大殿下,五殿下、六殿下、七殿下和八殿下都太過年幼,最為有實力能夠奪得王位的是二殿下、三殿下和四殿下。三位年長的殿下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拚命地拉攏能夠支持他們的文武公卿們,三方勢力之間的鬥爭在宮中風起雲湧,而父親身為丞相自然是三方勢力拉攏的重點人物,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一場瘋狂的賭博,沒有人知道最後的結局,也沒有人知道誰才能笑道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成王敗寇,勝了自然是權傾一時,若是敗了,那麼敗的代價是任何人都不夠能承受的了的,但是即使明知無望大家還是在奮力搏一把。殿下們是希望自己能夠君臨天下,而臣子們都抱著位極人臣的心思,卻不知縱然是贏了,功高震主這個罪名是讓人如鯁在喉,天子塌旁豈容他人酣睡?既然飛鳥打盡,那麼走狗自然活不久了。世人多看到繁花似錦,權傾一時,可曾見他日沒落破敗的悲慘結局。

我知道宮中王位的爭奪如何激烈,我隻是個不滿十二歲的女孩,心中所考慮的是今年的新春該送什麼給家人,屋子如何布置,開春要幹些什麼。父親在朝中是否與哪位殿下結為黨羽,他支持的是哪一位殿下,他為什麼支持,我一概不知道,沒有消息傳到塵香閣,父親也從沒有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