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規劃(1 / 2)

因為禾家現在有好幾個山頭。

禾早便挑了一座最青翠、細草最嫩、又有一片溝渠流過的山頭,請了短工將山上小麵積的荒草荊棘燒了,那些多年的柏樹、楊樹、柿子樹等卻留了下來,有個陰涼,燒山也是一個大工程,因為這山頭不是獨立的山頭,而是與其他的山連在一起的。

禾早就讓人先在兩座山的交界處,先將樹草木都清理得幹幹淨淨,留出一塊完整的空地來,又灑了厚厚的草木灰,拿了水將草木灰完全濕透,這樣保證,就算有火星飄過來也不至於將火勢蔓延到裏麵的山上。

然後,又劃分出一個個範圍,用火慢慢燒著,因為怕火勢太旺不好處理,又特意選了無風多雨的這一日。

整體上進行得還順利。但光為了收整出這樣一片荒山,就耗費了好大的力氣,三房上下都累得人仰馬翻的。

盧裏正也擔心出事,一天兩三趟地往山上跑。

燒的草木灰直接成了肥料,翻地翻到了下麵,下過一場春雨後,土地變得特別濕潤,看著油汪汪的,倒是顯出幾絲湯來。(這裏的湯,念shang,是農家人稱呼土地肥沃的意思)

禾早就將早就準備好的苜蓿草種子拿出來,讓人灑在了山坡上,又下了兩場春雨,那苜蓿隨風就長,長得特別旺盛。

苜蓿草是養殖中最常見的草類,不管是雞鴨,還是豬羊都愛吃它,而且還特別好打理,如果隻養雞子,那山坡上長出來的苜蓿草是足夠從年頭吃到年尾的。而且,隻要氣溫達到了5攝氏度,苜蓿草就能夠生長,漫長的冬季,倒是有一半還會生長。

與此同時,禾早就如同在小說中看到的一樣,先在山腳四周,加蓋了圍牆,又在坡上蓋了幾座雞舍,後麵又加蓋了幾棟房子,準備用來養豬。

禾早之所以選擇這座山頭,又下了大工夫,還有一個原因,這座山半腰,有一道從其他山上流過來的自然形成的溝渠,溝渠有兩米寬,比較淺,能看清水底的鵝卵石,而水勢又緩,水源旺盛,沿著半山腰,差不多整整環繞一周,又從這座山上,往另一座山上流過去。

而在這座溝渠邊上,就有一個小水潭,不遠處,就是幾個天然形成的深坑,被草和小碎石子填滿了。

這幾個坑如果人工挖掘整理,連到一塊,再加上那個小水潭,就相當於一個半的大水塘。而且,往北走,山腳下還有一大片空地,以後如果有需要,還可以挖出來一個水塘。

這裏,倒是一個天然適合養鴨的場所。

三房所掙的錢,倒是花了大半去買原材料——鴨蛋。

這時候的人工不值錢,村裏都是閑人,禾早便決定要自家養鴨子,收鴨蛋。

又因為有這樣一大片地方,就決定再養些雞子和豬。

想想,每天,在山坡上來回收鴨蛋雞蛋的感覺,倒是非常好。

對於這個建議,三房的人都非常讚同。

雖說現在已經是好戶人家了,但以前殘留的小農思想,還是讓他們覺得幹啥能不花錢最好,既然能自給自足,為啥要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