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凱來到中國已經一個月了,在離市中心很方便的地方新閘路租了單身公寓,附近的社區也很方便,有好多小的飯店,夜市還有燒烤,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學漢語,他請了一位中國的漢語老師,每個星期上3節課,地址選在辛巴克,因為那裏可以一邊學漢語,一邊喝著咖啡,身邊都是中國人,可以隨時地交流,學以致用!他很喜歡中國的美食,有一次他帶晴旭去吃所謂的美食,到了之後才知道是河南拉麵,就是很小的那種店麵,有時候還坐在外麵,那是她第一次坐在路邊吃飯,而且是和一個異國的男孩,旁邊的建築工人也在吃中飯,似乎從未見過類似的吃客,一邊吃一邊朝他們這邊看過來且低聲議論著,這就是大上海的現實,似乎所有的所謂上層人士,就是西裝革履的白領或外籍人士都應該去價格昂貴且不合你口味的午餐,所以他們的驚訝不足以為奇。第一次晴旭知道原來河南拉麵這麼好吃,非常享受的吃了一碗麵。由衷的被他所吸引,家庭背景優越的他沒有任何的偏見,他可以帶晴旭吃法式大餐,也可以去街邊攤去吃烤肉或者是其他的美食。以後的日子裏他經常帶著晴旭去她從來沒有去過而且好吃的離譜的小店吃飯,吃晚飯後一起手挽手踏馬路,他們去過很多死角就連本地人都不知道的路,挖掘了很多有趣的地方。
第二次來中國遊學的他深深的被中國的文化和美食以及中國的發展吸引著,所謂遊學就是那些富家子弟在家人的資助下拿一筆錢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固定工作或者不想就此固定下來的學子想出來透透氣,學學語言,結交一些朋友,一邊旅遊,一邊吃著美食,一邊了解著當地的風情文化以及學習些所謂的知識。達凱的爸爸是做鋼鐵生意的,所以就不言而喻了,租著市中心昂貴的單身公寓,每天出入不同的餐廳,或者接地氣的地邊攤,時不時的去附近的城市旅遊一下,日子過的很愜意,當然這段時間是有期限的。
也許他真的很好學,尤其是很有語言天分,他可以說法語,西班牙語,英語,希臘語以及中文,80後的他從外表看起來是那麼的沉穩和博學又那麼的帥氣可親。平時家人也是一周和他在網絡上通一次話,互相報個平安。周末的時候他會去中歐找朋友打打籃球,然後幾個朋友找個草坪聊聊天,也許也是在異國的寂寞吧,他想交更多的朋友來填補自己的生活,所以在上海這次遇到晴旭,覺得這個女孩子很熱情又很可愛,心裏很喜歡她,緣分就這樣開始了!
晴旭問過達凱關於他感情的問題,達凱輕描淡寫的說過,自己來中國後就和一起在雅典讀碩士的土耳其女友分手了,晴旭當時對感情並不是了解的很深刻,也不能理解兩地分居的感覺,但是不能理解的就是,為什麼西方人都很現實,達如僅僅遊學半年而已,難道就這樣分手了嗎?不過晴旭心裏暗自慶幸,如果達凱不和女友分手,自己就遇不到他了!
達凱的公寓是在人民廣場附近的新閘路上,那裏都是老上海的街道,交通發達,周圍有好多特色的弄堂,弄堂裏你隨便可以找到非常地道的美食,比如,小餛飩,菜肉餛飩,生煎等等很多美食,對於達如來說就是美食的天堂,因為他太喜歡中國的美食了,而且在他的那個國家是不常見的,他告訴晴旭在歐洲其實美食是非常無聊的,在他們那裏比如你早餐隻能吃到麵包,黃油,臘腸等這些冷的食物,而在中國早餐你也可以吃的很豐富,已經象歐洲的晚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