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悶聲答道:“天道不公罷了,幾千年來一直如此,能有什麼辦法。”
王庚冷哼一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如今天下眾人都在幹損不足而益有餘的勾當,圖一己之私者眾,謀萬民之福者寡。有權有勢的都在謀自己的一己之私,哪管別人死活!這窮苦人家不過是些牲口,自生自滅罷了,偶爾跳出一個龍門,還不是照樣隻為一家一姓考慮!這不是天道不公,是世道不公,是這世上有權有勢之輩人心不公。”
李察肅然起敬,拱手行禮說道:“大哥此心,堪稱聖人!小弟敬服!”
王庚擺了擺手道:“這世上嘴裏說著聖人之言,背地裏男盜女娼的多了,難保將來我不是這樣的人。”
“大哥挺身而出之時,我就知道大哥絕對不是這樣的人。如今世道紛亂,我李家究竟何去何從,請大哥教我!”李察仍然咬著剛開始的話題。
王庚歎了口氣,開口說道:“下策結寨自保,抗糧求生;中策辦團練,止民亂,搶錢搶糧。上策嘛,沒有上策,就算諸葛在世,能讓你李家在這亂世之中存活下來已屬不易。”
李察仔細咀嚼著王庚的話,想了許久才道:“結寨抗糧終究敵不過朝廷士紳,難免覆亡;我李家勢單力薄,也辦不起這團練。隻有豪門大戶才能辦起團練,在這亂世之中更上一層樓。恐怕這上策就是造反了,隻是大哥不願意說而已。隻是我實在看不出來,這造反如何能夠成功。我讀曆史,曆朝曆代,從未有過農民造反能成功的。隻有依靠士紳才能行鼎革之事,如今士紳自保有餘,造反對他們沒什麼好處,他們才不會想去造反。不但他們不會造反,反而會鎮壓造反,誰想鬧亂子,誰就是與士紳做對。”
看不出這李察還真有見識,倒是小瞧了他。要是這廝頭腦簡單一點,被自己一忽悠就熱血上頭該有多好。
王庚點了點頭接著李察的話說道:“民眾目不識丁,見識短淺,再怎麼造反也逃不開覆亡一途,別看太平天國如今聲勢浩大,如果沒有士紳投效,終究成不了什麼氣候。即便能成,這世道仍然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換湯不換藥罷了。”以前跟朋友討論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人講如果太平天國勝利了,就不會有第二次鴉片戰爭了,就不會甲午戰爭了,中國就能富強了怎麼怎麼地。王庚極其反感這種觀點。即便太平天國逆天成功了又能怎樣?主子還是主子,奴隸還是奴隸!太平天國不過是又一個大清,不過五十步笑百步,撐死就是成為另一個印度!看看今天的印度,十億人口中一億人民九億牲口,富強之夢永遠隻是泡影!
“難道說這富人就能高高在上,窮人就隻能永世窮苦下去?這世道何其不公!”李察憤憤地拍著大腿說道。
王庚冷哼一聲:“還能怎樣?就像你李家莊,平常年景尚且能苟且存活自生自滅,稍有災荒或者賦稅稍重便免不了破家滅口。不造反是等死,造反是找死。無論怎樣掙紮也逃不開這個命運。你的命運不在自己手上。”
“我不服!”李察拍案而起。
“我不服!”李察在房間內來回走動,大聲喊道。
李察走到王庚麵前,緊緊地握著王庚的手,顫聲說道:“我看著父母被殺卻無力阻止,眼睜睜地看著妹妹被人擄走卻無可奈何。我痛恨自己無能!當時我就發誓,我要掌握力量!我要有力量保護我的妹妹,保護我的族人!我的命運不能被別人擺布!既然世道如此不公,那就反了吧!”
原來你早就想造反了,現在才說出來。隻拉上你造反還不夠,得把李家莊都拉起來造反才行。王庚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你一個人造反能有什麼用?你李家莊能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你造反?不逼到絕路上,不會有多少人起來造反的。”
李察頹然坐在椅子上,似乎渾身的力量都消失無蹤:“沒糧食吃了可以賣地,賣完地可以借高利貸,還不起就賣兒賣女,實在不行還可以去做流民。但凡能有一口飯吃,就不會有多少人起來造反。明知死路一條卻又無可奈何,難道說這就是我李家的命運?這就是天下窮人的命運?我不服!大哥,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擺脫這命運?”
要是你們都能自己擺脫這命運,華夏民族早就實現複興之夢了,哥還何必辛辛苦苦地穿越到這個苦逼的朝代?王庚歎了口氣,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不是每個人都能看這麼長遠的,蛇無頭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他們不知道應該造反,不願意造反,你是族長,就該領著他們造反,逼著他們造反,隻有造反才有活路,才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李察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走到王庚麵前,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一個頭:“願奉大哥為主,請大哥帶我李家莊走出一條生路。”
終於把李察收為小弟,王庚壓抑住心中的興奮之情,急忙上前把李察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