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天降瑞石(1 / 2)

詞曰:天道輪回,因果相襯。諸生業相,仰賴於靈。德積神祇,綻雲倚夢。馳風掠岡,翠微萋迷。世所繁品,林林總總。民仗其桂,物恃其華。點石成金不堪道,何如珍奇自不同。

漫說生靈大千世界,雲蒸霞蔚,包羅萬象,眾民涉跡其中,總是五味遭際調味著其人之知覺與感官,甚至於精神界域。造化造就人事,人事鑄成認知,即便沒有意識的死物,也曾因陰陽變化而改變其固有形態,更何況於靈性者乎?物競天擇,通者生存,從來沒有亙古不變的河流,亦無永不改貌的峰巒,但凡抱良之人,唯有不斷自我打磨拋光,才能真正凸顯玉之品性。

昔日,共工氏與祝融氏爭權量力,怎奈一朝不敵,竟頭觸不周仙山,導致天柱崩折,乾坤失衡,天河穿孔,水患成災。幸有媧皇氏煉得五色石以之補天,重立神柱,方解此天塌之虞。話說神女補天之後,尚留有邊角餘料在手一時不知應如何自處,恍惚間竟遺棄在那下界的蠻荒之地,即南贍部洲之東南隅。降落之時,輝光曙天,宛若飛星破雲,曳尾而出,又好似天帝慶生一般,竟欣欣然播撒起煙花來,火星四濺,五光十色的,好不璀璨!

仙聖雲:天上一日,人間一載。懵不知過了多少春秋,以往都自命不凡的五色石,在逐一曆經了千載洗禮之後,竟悄悄然消褪掉了原本固有的靈性,最終竟淪為普通頑石無疑。不過幸運的是,其中一塊邊角料竟墜落至匡廬之南的某峰之上。一番陰差陽錯,落地處竟是那長年累月的山泉流經處,其土質稀鬆柔軟,磐石裂跡斑斑,而在強勁的衝擊力之作用下,竟使得山體深陷,彈丸進袋,宛若一個渾然天成的山洞。洞裏乾坤,在曆練了千年沉澱之後,早已不是原有之青澀樣子,內裏溪水潺潺,青苔滿布,暗潮處晶體垂簾,仿佛一廂少女的閨閣一般。及至日落,裏頭還時不時的發出一些隱約的五色光芒,且在周遭結晶體的映襯之下,就更顯得煞為好看與神秘兮兮了,猶似一位沉睡了的仙子正靠在香床上吐納呼吸一般,帶有著規律性的節奏。

花開一季,樹生千年。時值大清朝嘉慶元年,某個夕陽西下的黃昏。五個采藥回程而滾溝的藥農竟無意間發現了此山洞以及那隱約的秘密光芒,心想裏頭莫不是有何奇珍異寶?一番合計之下滾溝者便糾集了同伴迅速製作了幾個簡易火把方才循跡而去。漸行漸深,隻見碩大一塊石頭竟橫哽在山洞底部,雖然泥土裹身,但依稀可見其色澤鮮明的石胎本質。且用隨身攜帶的葫蘆瓢舀一汪清水將之略為衝抹幹淨,立時,山洞明顯的增亮了不少,皆因該玉石通體透明的秉性以致於能夠集聚能量精華,竟使得其內裏明豔無比。正說話間隻見其物時而泛紅,時而泛藍,時而泛紫,時而泛綠,時而泛黃,幽光閃閃的,真乃好一塊神奇出彩的巨型玉璞,比之卞和當年發現的和氏璧,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正是驚喜來得突然,意外到得急促,訝異的發現可把這幾個貧賤的藥農給高興壞了。於是又費一番思量,便各自取出編織袋中的鐵鎬銅鏟刀具鑿子之類的家夥什,意欲鑿擊成破碎而運走。怎料猛地一鏟下去,不僅玉璞絲毫未損,還愣是把鏟子給折彎了骨,以及那雙布滿老繭的粗手也被震脫了皮,乃至於忍不住的叫出聲來。眼見得友人失手,另一位年富力強的彪形壯漢並不服軟的表示躍躍欲試,隻見其氣運丹田、彗星劃空般地將手中鐵鎬側劈向玉璞,伴夾著清脆的金屬撞擊聲與沉悶的木材斷裂聲,該壯漢與殘斷的鐵鎬竟活生生的被震飛了好幾丈遠,尤似彈弓彈射般重重的跌落在那冰冷的澗水裏,而痛苦的呻吟著。

幾許恐慌,些許失落,眾人再把目光投向玉璞,隻見其頑固依然,並靜靜地散發著那些令人錯亂的妖光,著實令人寒栗不已!當此驚愕之時,年長者老趙急劇轉身而跑向傷者,試圖去關切一下傷勢如何,其他人見狀亦回過神來便集體圍了過去,怎奈那人隻一個勁兒的呻吟,竟無氣力答話了。於是便將之從冰冷的流水中扶起,另擇一塊相對幹燥清爽的地方讓其躺下,並為之褪去他那濕漉漉的汙穢衣服,利索地將一件獸皮大衣為之蓋上。可是即便如此,那人還是在不斷的呻吟著,哀叫著,哀叫聲足以令人發怵,可見傷的不輕。定睛再看了看玉璞,亦看了看眾人變化不一的臉,長者故作鎮靜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