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遇險(上)(1 / 2)

小小的營帳中己經坐了三十多人,趙括坐在將軍椅上望著眾將領,麾下百萬雄兵,就在他的惟握之中。白天與秦軍一戰,在他的指導下,楚雄帶隊以八百兵士滅掉秦國名將白起的三萬精兵,真逼得白起兵退十八裏。這一戰的勝利,不僅僅意味著消滅了敵方很大一部分精英,更重要的是,這場勝利讓趙國所有兵卒士氣高漲,銳不可當。

想起廉頗交出兵權時當著趙王的麵說他不可為將,他據理力爭,更讓他寒心的是廉頗還搬出他己逝世的父親趙奢,因為他父親在臨終之時說:趙括不可為將,為將必禍及趙國。幸虧他精通顛倒黑白之道,與廉頗幾番辯駁,總算以廉頗年老體衰,應當多休息為由,讓趙王把把他退陣下來。其實趙括早就私下跑去跟趙王勾通過,建意就隨便找個理由把這廉頗老頭兒給下了算了,不然,老是自持功高,進讕說話口氣比花崗石還硬。趙王想想覺得有理,自己沒必要搞一塊硬石頭放在那裏好玩,於是也就同意了趙括的提議。

白起兵敗受挫。趙括提議乘勝追擊,這次會議專門為是否進行追擊而召開。派往秦軍作奸細的人回來凜報,說秦軍內部己經開始內訌,不少將領因遭此一敗而心灰意冷,秦軍聽到趙括的名字就聞風喪膽。眾將領都沒有發話,因為他們知道,趙括召開這場會議實際上也隻是走走過場,他決定了的事情,八匹馬也拉不回來。如有誰敢違抗,回答必是:兵書有雲,…………

趙國營褰燈火通明,此時的楚雄卻有些深深的隱憂,趙括有了這次勝利就會越來越坐大,但身為趙家的首席劍客的他,也是親自帶隊打贏的這場戰鬥的人,總感覺這一仗贏得實在是太輕鬆,他還清楚的記得,與廉頗將軍一起鎮守長平的時候,秦軍有一小隊人馬被困住,當時還秦軍還隻有七百多人,也是何等慘烈的一場浴血奮戰。

這次追隨趙括鎮守長平,一方麵是因為大王的安排,另一方麵就是因為士大夫藺相如的重托。其實早在兩年前,有就不少秦國的細作在邯鄲進行挑拔離間,放言說當今能與秦國一戰的人就隻有趙括而己,廉頗己經老不中用,三年內必然拿下趙國。不知為何,這話居然傳到了大王耳朵中,藺相如很是恐慌,再三進讕,說道此乃秦軍離間之計。

出征的時候,藺國公親自為楚雄送行,送至邯鄲城外,見沒人注意,藺相如才低聲告訴楚雄,此去隻可助趙括鎮守長平,不可走出陣營與秦軍對敵,楚雄問,國公有何賜教?藺相如說,你也算是征戰沙場的人,如果趙括一意孤行,你一定要及時的告訴我。趙國的興亡,就在長平一戰啊。

楚雄當即跪下,發誓道:為了趙國萬千百姓,我楚雄定當盡全為破敵,忍恥負重,以天下之事為己任。告別藺相如,重新踏上征途,一路上鐵騎狼煙慘不忍睹。

其實,隻要不是sb,都能看得出趙括學到的隻是一身扯皮的本領,可偏偏又是那麼的天衣無縫,什麼人都沒蒙過,惟獨蒙過了趙王,還混到了一個擁兵五十萬的帥印。這家夥就像一個應試教育製度下的高分低能的學生,明明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個低能兒,可你用任何事例來考他,偏偏他又能答上來,而且答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