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俄海軍蛙人雙人小組
APS566毫米水下突擊步槍采用杆式伸縮槍托,射擊前可直接拉出槍托;使用完畢後按下槍托卡筍將槍托推回即可。塑料握把由左右兩片組成,其通過握把螺釘與槍身連為一體,後方略窄,便於收回槍托。
APS566毫米水下突擊步槍的發射機構由12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其有單發、連發兩種發射方式,通過扳機連杆與阻鐵的咬合量控製單、連發發射。快慢機可在3個位置之間轉換,即單發、連發和保險。
當快慢機指向前方位置時為單發位置,自動機處於後方待發位置時,扣動扳機使阻鐵回轉,直至釋放自動機、解脫扳機連杆後,阻鐵在阻鐵簧作用下回位,阻止擊發後後坐到位的自動機前進,至此完成一次自動循環。
將快慢機順時針旋轉90度即可轉換為連發狀態。在旋轉過程中,阻鐵在快慢機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使扳機連杆與阻鐵的咬合量加大,從而使阻鐵釋放自動機並回轉到位後仍不能解脫扳機連杆,以實現連發射擊。鬆開扳機後阻鐵複位阻止自動機運動,至此停止射擊。
快慢機再順時針旋轉90度為保險位置,此時扣動扳機,阻鐵回轉很小角度後即在快慢機的阻止下不能再轉動,使其不能釋放自動機,以達到保險的目的。
不完全分解
APS566毫米水下突擊步槍不需要借助專門工具即可完成不完全分解與結合。首先按壓彈匣卡筍,向下卸下彈匣。卸下彈匣後,將彈匣倒置,用衝子下壓托彈簧底板上的定位凸台,同時將彈匣底板向前推並取下彈匣底板,從彈匣體內取出托彈簧部件,即完成彈匣的分解。
繼續分解時,將槍身上縱向的連接銷扳把逆時針旋轉90度後,向外側拉出,再將機匣蓋向後拉,以退出槍管節套上的定位卡槽,這樣即可拆下機匣蓋、取出複進簧部件。機匣蓋為衝壓件,後蓋上設有複進簧定位凸起,使得機匣蓋兼有複進機機座的功能,從而簡化了結構。
將自動機向後拉到位,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麵讓過機匣導軌後,稍向右側傾斜自動機,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麵沿機匣導軌讓位槽滑出,即可取出自動機。取下自動機後,向後拉活塞筒,使其退出定位槽,取下活塞筒,不完全分解到此完成。
當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拉出槍托(以便給握把讓位),再將快慢機向外拉出,即可取下發射機組件。將握把螺釘擰出,取下握把,拔出扳機軸和阻鐵軸,即可將發射機組件完全分解。
非同尋常的槍彈
APS566毫米水下突擊步槍發射的MPS566毫米水下步槍彈別具一格。領導設計小組的皮奧托·薩佐諾夫和奧雷格·拉夫琴科因成功研製此彈於1983年獲得政府授勳。
MPS566毫米水下步槍彈,全彈長150毫米,質量28克,主要由彈殼、彈頭、發射藥組成。其彈殼與普通槍彈的完全相同,特別之處在於其彈頭的長徑比大,外形類似一支短箭,其長度是口徑的21倍,可有效防止彈頭在水下翻轉。
為使MPS566毫米水下步槍彈在水中飛行平穩,設計師還特意在其頭部設置了一個直徑為15毫米的平台,目的是為槍彈在水下飛行時提供穩定力矩。
人們通常認為尖銳的物體有利於減少水流阻力,能夠獲得更好的水下運動特性,但實際上,水中與空氣中完全不同,頂端平坦的物體在水下有更好的穩定性。
這一點已為流體力學理論所證實。例如:為了提高捕鯨槍精度而開發的頂端為平頭的矛箭,在實踐中顯示了優越的水下運動性能。此外,彈頭從頂端到圓柱部的過渡沒有采用弧線,而是使用直線連接,這種大錐角結構的設計同樣提高了彈頭的水下穩定性。
根據慣性原理,物體質量越大,其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能力越強,基於這個原理,MPS箭形彈彈頭的質量達到208克,有很好的存速能力,既提高了槍彈的水下飛行穩定性,又保證了水下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