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下姿態,為個人謀發展 1.別把自己太當回事(1 / 2)

第一章 放下姿態,為個人謀發展 1.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古語有雲: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蠢,所以永遠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博大。有人曾說過:“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尊自愛之心,希望被別人看得起,在別人眼裏舉足輕重,有一定的分量和地位。為此,越來越多的人奮發圖強、拚搏進取,憋著勁地想搞出點名堂,時時刻刻地維護並完善自己的形象。

然而,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太看重自己乃至於使其成為了上為時負擔與障礙,像作繭自縛的蠶一樣與自己為難、囚禁了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因為過於在意了自己,便可能對他人無意的冷落或忽視而耿耿於懷,甚至於對別人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或一句隨隨便便的玩笑而大傷腦筋,琢磨半天;因為過於在意了自己,可能會陷在自我的小圈子裏顧影自憐、自我欣賞,乃至自以為是;因為過於在意了自己,總愛拿自己和他人比較,以己之短比人之長,然後喟歎己不如人,抱怨命運無情、上帝不公,於是最後讓自己心理失衡,消沉頹喪。

隻有不把自己太當回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順暢。

把“我”放下

有個人叫心悟,不僅聰明而且悟性極高。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憑借他的聰明才智以及悟性創造了一筆極大的財富,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可也因為悟性極高他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虛偽,無助,貪婪與自私等等”,於是他覺得很苦惱,不知道要怎麼去麵對,於是他每日醉生夢死,花紅酒綠,想逃避在世人間的煩惱,可是不管用。

一天他經過佛堂,就進去對佛傾訴他的痛苦,“為什麼我得到了所有人都想得到的東西,財富,名譽,地位,家庭,事業,我卻不快樂呢?怎麼我……”佛好像知道了他的想法於是開口說了一句話“把我放下吧!”聽了佛說的話,心悟頓然大悟,帶著微笑離開了。從此後心悟不在問津任何事,每天隻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時心悟才發現,把“我”放下,也就放下了煩惱。

佛之所以讓心悟把“我”放下,是讓心悟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讓他放下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欲念。

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光陰似箭,時世更迭。放眼滾滾紅塵,每個人隻不過是其中極其普通而平凡的一粒塵埃,來也平淡、去也平淡的曆史長河中一匆匆過客而已。芸芸眾生,紛繁人世,勝我者恒多,不如我者亦不少。“我”既沒有自傲的資本,也沒有自卑、自憐的必要,自自然然、從容達觀地活著便極好極好。

不拿自己當回事,不上讓你自輕自賤、不思進取、自甘平庸,而是讓你把自己擺到凡夫俗子的位置上,自己把自己平凡化、大眾化,跳出一己之悲歡的小圈子,將個人的榮辱恩怨、境遇命運放在社會大群體和曆史長河中來分析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