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言必信,行必果(1 / 1)

9.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所謂“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說話一定要算數,說到就要做到,行動就要有結果,這是千百年來所有的中國人崇尚的美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愛在別人麵前誇下海口,輕易許諾給自己的親人、愛人和朋友,顯得自己很孝順、很重情義。可實際上呢?往往無法使行動與承諾齊頭並進。

丟掉誠信的人,就像是丟掉了性命

從很大程度上講,言必信,行必果,是評價一個人說與做的重要標準。如果你根本做不到,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說,隻說不做的人,很容易給人留下一種誇誇其談的感覺。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會得道多助,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失信於朋友,表麵上看來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卻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是得不償失的。

誠信就如同一把金鑰匙,可以順利地打開人的心鎖,也能打開成功和財富的大門。一個視誠信為生存之根本的人,會時刻綻放其生命的光彩。我們的社會一旦缺失了誠信,便會陷入一種混亂的局麵。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誠信卻麵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問題,這就是太多的人都忘記了它的名字。

生活在這樣一個商業社會中,我們時刻都能感覺到守信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的則是欺騙、謊言、不兌現諾言等不良社會現象。不過,成功往往傾向於守信的人,那些依靠旁門左道發歪財的人即使有了暫時的成就,也不會長久。將誠信進行到底,不僅可以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更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成功來自誠信

誠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處處可見,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論語》中說“家無信必衰,國無信必危”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與幫助;企業丟失了誠信就沒有能力麵對激烈的商業競爭;一個國家若不能以誠信為本,則便不能在世界上穩固根基。誠信關乎成敗,我們應該堅信:“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誠信”,而大多數人沒成功,原因可能也在於此。

夜色已經很深了,一個紳士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個衣著破爛、滿麵汙垢的小男孩攔住了去路。這個小男孩用乞求的語氣向他說道:“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

“我不買,”紳士回答他,說著他躲開男孩兒繼續走。

“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

紳士無奈,便說:“可我沒有零錢。”

“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跑走了,紳士在原地等了很久,男孩兒始終沒有回來,他隻好自認倒黴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他的仆人說有一個男孩兒要求見他。紳士便讓男孩兒進來了,這個男孩兒穿得很破舊,個頭十分矮小,他見到紳士時說:“先生,對不起,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這些零錢送來了。”

“你的哥哥呢?”紳士問道。

“我的哥哥換完零錢,在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現在他在家躺著呢。”小男孩泣不成聲地說。

紳士被深深地感動了,感動於兩個如此年幼的孩子,卻深知誠信的意義。他立即說道:“走!我們現在去看你的哥哥!”

紳士去了男孩兒的家,見到了被撞成重傷的男孩兒。男孩兒一見紳士,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

紳士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生父母都已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中的兩個小男孩雖然隻是兩個小乞丐,可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他們的形象卻異常地高大。是誠信讓他們大放光彩,讓誠信他們遇到“貴人”,更是誠信讓他們人生變得有意義。可以說,現在有很多人,對於男孩的所作所為都會感到自愧不如。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的祖先代代相傳的美德,生活中,還有什麼比誠信更寶貴的呢?它是無價的。不論你是一位高權重的領導,還是一介隻能解決溫飽的平民,隻要能夠恪守誠信,就一定可以找到人生的幸福,事業上也能有所成就。因為以誠待人的人,別人也會以誠相見。當一個人用他的真誠感動了別人的時候,那麼這個人就取得了成功。當你把這份成功握在手中時,你會感覺到:誠信巨大的力量。

輕輕地告訴你:

魯迅說:偉大品格的素質在於誠。高爾基說:誠信者既不怕光明又不怕黑暗。是的,要想成為成功者,就讓我們先從做誠信者起。青少年應該讓自己成為一個守信的人,這不僅是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