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社區的實驗室再次忙碌起來,他們正在按照陳諾的指令想辦法處理那些該死的地外生物。
綠皮怪的攻擊力雖然強,但是畢竟是大塊頭,數量有限,可以用武力消滅。在海洋中那些該死的生物,體積,數量無效,要消滅它難上加難。
實驗室將這種生物命名為黃流菌,流這個字在藍星世界是魔鬼的含義。而菌,並不是代表這種生物就是菌類,隻是因為體積,這樣稱呼罷了。
實驗室現在有兩件事要做:
一個是找出消滅黃流菌的辦法,讓海洋重新恢複到酸堿平衡。
還有一個就是,假如黃流菌沒有辦法被消滅,實驗室也得想辦法處理酸性的水源。要麼用酸堿中和的辦法,要麼就用電離的辦法。
陳諾開玩笑對馮冉道:“直接用這種細菌做酸性電池倒是能源的再利用。”
馮冉當然知道陳諾這是在苦中作樂開玩笑,也道:“也是,咱們就讓這玩意兒為咱們社區的發展做貢獻,我多培養一點黃流菌,做酸性電池。基礎磨坊、礦場都需要電,就讓他們為藍星世界做貢獻吧。”
陳諾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想辦法讓地球和藍星取得聯係。
他把希望寄托於藍星世界的衛星上。
量子衛星。
這個概念在地球上早就有提出,包括米國、華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量子衛星上加大了投入和研究。
華國早在幾年前就發射了墨子號量子衛星,並且在通訊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華國的量子衛星的量子糾纏對數和相互糾纏的距離有限,藍星世界文明時期在物理領域顯然要比這邊玩兒得六。
用量子糾纏傳輸信號,早在七十年前的藍星世界就已經可以實現,而且廣泛應用於航空航領域。
星係最遠的星球和藍星世界的通訊也是依靠量子通訊,並且基本上能夠做到信息的及時傳輸。
陳諾假設。
要是有A、B兩個通訊設備(設備可能是地麵大麵積的通訊基站,也可能是衛星)。
A、B兩個通訊設備有上千萬或者上億對相互糾纏的量子,每個量子約定表達某種意義,最簡單的就是表達0、1或者01混合狀態。那麼上億對相互糾纏的量子基本上就可以表示出一切信息。
現在A設備建設在藍星世界,B設備被陳諾想辦法拿到地球。
結論來了。
如果藍星世界和地球都是出於同一宇宙,那麼A和B設備就能夠相互聯係,藍星世界和地球也會取得了聯係。
這裏的宇宙隻的是廣義上的宇宙,並非特定。因為陳諾也不知道量子糾纏在不同時空是否有效。
如果藍星和地球並非要一個時空,但是依舊能夠相互通訊,那麼這裏的宇宙也是指的是不同時空。
首先要保證地球和藍星之間相互有通訊,陳諾才能夠想辦法將駱苗等人轉移到地球上。
其實,有一件事陳諾一直沒有搞明白。
關於藍星世界和地球之間的物質的交換問題。
沒有生命的物質可以在兩個世界之間相互交換。
有生命的物質則有區別。細菌、雞、鴨等低等生物可以在兩個世界往返。但是人類則除了陳諾,誰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