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擺脫自卑的糾纏(1 / 2)

5.擺脫自卑的糾纏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在心理學上,自卑屬於性格的一種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自卑的前提是自尊,當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滿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自卑是對青少年有害的心理因素中比較突出的一種心理特征,一個人形成自卑心理後,往往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從怯於與人交往到孤獨地自我封閉。本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也會認為“我不行”而放棄追求。他們看不到人生的光華和希望,領略不到生活的樂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甩掉自卑,才能超越自我

自卑感是人類天生的一種屬性。自卑是人類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不同的是智者能克服這種自卑感,使自己活得坦然自在;愚者盲目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們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於是隻是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從不敢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任人驅使。愚者的一生,除了做苦力,沒有任何建樹。

自卑是一種低劣的心理。自卑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實現理想或某種願望的巨大心理障礙。自卑的人往往對自己極不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在社會交往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總是孤獨、離群、抑製自信心和榮譽感,尤其是當受到周圍人們的輕視、嘲笑或侮辱時,這種自卑心理更是會大大加強,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現出來。嚴重的自卑心理能導致一個人頹廢、落伍、心靈扭曲。

自卑的人總是無中生有。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過分誇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無根據地臆造出許多弱點,還總愛拿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不能冷靜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過失,不能認真地思考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觀地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以致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對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夠完成的任務也輕易放棄。

引起自卑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誘因是生理素質方麵的,如五官不夠端正、過胖、過瘦、過矮、口吃、身體有殘疾、缺陷等等,這稱為真自卑。而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誘因是社會環境方麵的,如出身農村,經濟條件差,學曆低,工作環境不好,家庭或單位的影響等等;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誘因是性格氣質方麵的,如內向,孤僻等;有的人自卑心理是由於生活經曆造成的,如情場失意,當眾出醜被人嘲弄等等。

著名的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為,信心和勇氣能夠導致激揚奮發的情緒,會使整個人像是突然被“充電”一樣地帶勁,立即會產生一種解決困難的欲望,並要求自己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完美。當我們一旦下定決心,以無比的信心和勇氣去麵對困難的時候,馬上又會變得神采飛揚、頭腦清晰了。但是,當我們的思想被自卑困住的時候,往往會變得懶散,反應遲鈍。